生老病死,人生自然规律,特别是到高寿的年龄,看得更开了。村里的林老太已经75岁了,这个年纪离开也是善终了,在农村,是喜丧,是要大办的。但让人没法接受的是,她竟然有胆量选择走的方式,不知是该敬佩她呢,还是让人恐惧

白发人送黑发人,或许比艰难生活更难以让人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林老太75岁了,是我同学丽琴的母亲。

说起丽琴母女的一生,可以用悲凉来形容。

林老太年轻时是附近村有名长得好看的姑娘,嫁给了镇上的屠夫,也就是丽琴的父亲。

丽琴的父亲在镇上是卖猪肉的,家里有镇上农贸市场当街门面,每个月家里铺面的租金就足以让丽琴一家人衣食无忧。

父亲常年卖猪肉,也赚了不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穷苦的年代,别人家是连饭都吃不上,但丽琴家是天天有肉吃。

可让别人羡慕坏了。

但幸福总是太短暂。

在丽琴刚3岁时,父亲得了癌症,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是扔下她们母女俩走了。

父亲走后,家里的经济收入只靠那两间铺面的租金维持生活。

林老太成寡 妇时,还年轻,很多媒人踏破了门槛,想给她介绍改嫁的对象。

也有几个让她心动的男人。但每次看到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女儿,那双哀求的眼神,她就硬不下心来改嫁。

她怕改嫁后,丽琴在另一个新家里过得不好。

她为了女儿,放弃了改嫁的念头,决定守着女儿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寡 妇自己带着一个孩子,几十年走过来,这其中的艰辛没人可以感同身受。

但林老太就是靠着自己的坚强硬是挺过来了。

老公死后,留下街上的的房子,当年建造时是砖木结构的瓦房。

90年代初,邻居们有钱了,都纷纷翻建了水泥楼房。

而丽琴家孤儿寡母,没能力拆掉房子翻修,房子与邻居相比,显得很破旧,原租户不再继租, 跑去租别人新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琴家只能以比邻居家更低的价钱出租,总算还有点收入维持生活费。

就这样勉强着过了好多年。

后来,镇上新建的农贸市场开业了,摊位全都从旧市场撤了出来,旧城区的铺面变得不值钱了。

租户们也一个个地跑到新区去营业了。

没有租金的收入,丽琴家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困难。

02

就在丽琴家困难的时候。同是镇上的一个男人追求丽琴。

那个男人年龄比丽琴大好多。但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很有钱,一家几代都是做生意。

丽琴本来对那个男人没有感觉,已经拒绝过很多次了,但那男人很耐磨,穷追不舍,还对她母亲做了许多承诺。

比如承诺跟她一起照顾她母亲终老,帮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等。

在这些承诺之下,丽琴母亲动员她,嫁男人还是选有担当的好。

丽琴也想,嫁得近一些,还能照顾到自己的母亲。这样一想,她同意了。

丽琴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林老太帮助着带孩子,自己虽说没儿子,但也能享受到了承欢膝下之乐了。

命运弄人,丽琴的老公,刚过45岁,就因病离世了,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和公婆。

在农村,寡 妇的日子不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老太当年就是个寡 妇,现在到丽琴又变成了寡 妇。

街上各种传言就出来了。背后的议论说得很邪门,说她们母女俩是不祥的人。

传言也能害死人,丽琴的公婆在失去儿子后,身体本来就弱,再天天被那些流言蜚语中伤,没过多久,两个老人也先后过世了。

丽琴也被那些流言伤得很深,不但要承受邻居的恶言恶语,还遭受本家兄弟的排斥。

她只能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生活。

丽琴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

丽琴的母亲守寡几十年过来,知道这其中的艰辛。

看着还年轻的女儿,本该一朵鲜花的年龄,却要重复着自己一样的命运,她心疼了。

她劝丽琴:“要不,找个男人改嫁了吧,为了你好,也为了两个孩子好。”

在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丽琴同意了。

经一个在县城的亲戚牵线,35岁的丽琴改嫁给了一个50岁的城里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琴在县城找到了新的依靠,新老公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仅对丽琴好,对她两个孩子也好,还帮她照顾老母亲。

她们家的生活渐渐地重回了正轨。

有了城里女婿的关照,林老太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常态。

女婿也真是个好人,虽然是个干部,不是干活的料,但每年农忙时,丽琴回来帮母亲耕种,女婿都会陪同一起来。

每次来,都是大包小包的给林老太带来东西。

把林老太感动得热泪盈框,嘴里一直说好好。在外面逢人便夸丽琴命好,改嫁了个好男人,自己的女儿有了依靠,百年后,她也安心了。

直到50岁那年,一个噩耗传来,林老太的命运被改变了。

丽琴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说,她的日子不长了。

确诊那天,丽琴想到的不是自己和孩子,而是自己年迈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孩子已经成年,也没有什么特别放不下的了。

她想到了母亲对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那眼神让人心痛。

丽琴不敢告诉母亲生病的事,她想瞒着母亲,能拖一天就是一天。

直到有一天,母亲拄着拐杖来到了县城她的家,她才知道,瞒不住了。

“妈,您别担心,我这病能治。”丽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轻松的样子。

母亲的眼睛却湿润了,她转过身,避开了丽琴的目光,嚅嗫着双唇,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那晚,丽琴和母亲同睡一张床,她躺在床上,听着母亲在床上辗转反侧。她知道,母亲的心,此时一定比她还痛。

第二天,丽琴的母亲回了老家。

又过了两天,邻居阿婶给丽琴打来电话,说母亲不见了,她走出家门的时候,有邻居看到了,觉得她神情有点不太正常,怕她出事。

丽琴想起前几天母亲去找她时的情景,她感觉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她和两个儿子在邻居的陪同下,四处寻找,直到在河边,看到了母亲平时喜欢穿的那双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琴和两个儿子,在河边哭喊了两天两夜,母亲的尸体才浮了上来。

75岁的林老太就这样走了。

要强了一生的她,终究还是抵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恐惧。

她生怕女儿走在她前头,没人送终。

我们知道了林老太的故事后,心里都不好受。

人老了,无非不就是希望儿女床前尽孝,养老送终,死后,坟前插香。

林老太就是害怕所有的这些都成为泡沫,所以她逃避了,选择了一条世人认为不该走的路。

但对林老太本身,她应该不这么认为。

不管活着的人怎么评判,林老太是提前走完了她的人生了。

林老太的故事,也让人深思。如果当她知道女儿得病后,两个外孙的态度,给她一个温暖的承诺,或者身边的人给她以安抚,或许她就不会走上这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偶尔听到身边人经常说的一句话:真到那一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不愿意受病痛的折磨。

我是个传统的人,我还是没办法接受这样的方式。

你能接受吗?大家对林老太选择这样的走法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