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讲“从网络小说看社会变迁”的帖子,底下有条高赞评论说,TA发现这几年与考公有关的网文愈来愈多,“去天上要考公,下地府要考公,前有黑红女星退圈考公后爆红,后有选调下基层恋爱,甚至有作者在海棠一类的网站写女主上岸后去相亲的故事。”

除却考公,科举文似乎也是近几年大热的趋势。我最近在看的一本网文,讲的就是高考大省杀出重围的主角国考上岸后加班猝死,穿越到古代死而复生后,一跃成为考神碾压古代众人的故事。

科举之外,加班猝死穿越到古代的美食经营文与基建文也是近两年的大热题材。

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前置的商业性决定了它们需要为读者提供最符合当下欲望的精神享受。《择天记》的作者猫腻在接受学者邵燕君采访时曾经说过,“商业小说面对的是普罗大众,普罗大众需要对休闲时间进行‘杀戮’。我们写商业小说,就是要替人们有效率地、喜悦地、情绪起伏尽量大地把业余时间杀掉,把他们的人生空白填上,这是一件贡献很大的事。”

邵燕君在其论文中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相对于“精英本位”的“寓教于乐”文学观,“粉丝本位”的“爽文学观”在诸多方面“颠倒”了我们一直以来所栖身的文学大厦的结构秩序。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快速且直接地反应出一定阶段的社会变迁,与其运作的商业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种类型文的出现,其背后所凝结的欲望都是作者和读者“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以真金白银协商出来的契约,它和人的基本欲望模式、思维模式、阅读模式深层相关。”

种田文、美食文、基建文与部分年代文、末世文,其实本质都同属于经营文这一大类目。当末世天灾来临,亦或是周遭世界混乱不堪时,主角由一无所有开局,一点点为自己的避难所添砖加瓦,最后在一方天地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安全屋。这样的构建过程会给阅读的读者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在马斯洛经典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里,生理需求(食物、空气和水)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安全(住所、武器)、爱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和社区),以及尊重(自我力量)。

当我们由小说文本跳脱开,纵深向内看时,会发现经营文的主角所经历的成长历程,与马斯洛提出的自下而上的需求理论大致是吻合的。

开局天灾,觅食、找水,修建安全屋,即是满足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当主角成长到一定阶段,开始拥有力量与武器时,TA则开始向外延伸,需求外援与同伴,而当主角成为社会意义上真正的强者时,TA则可以通过杀敌与占领更广阔的领地来赢得尊重。

在经营文中,囤货、开店经营美食都是非常常见的元素,当我们将这些元素系统地加入社会学的某个分支去探寻某个时期存在的大众心理时,它必然与某种社会趋势有关。

“自从上帝死了以后,人类就开始拥有了创世权。”经营文中的主角在天灾等苛刻环境下通过囤货、充盈随身背包、做饭开店等拥有自保能力的行为,即是某种意义上的最小单位的创世权。而这样广受青睐的创世权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或许就像婴儿在意识到自己开始需要脱离母亲而建立独立自我后,下意识所寻找的一种代替母亲庇护自己的“过渡对象”,例如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安全毯”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性的焦虑。

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伊恩·诺里斯指出,人们渴求消费产品的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上缺乏安全感。当人们感到孤独,即现实人际关系与他们想要的亲密关系之间存在落差时,焦虑依恋型的人可能会用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代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囤积、建造属于自己的堡垒这件事,都能让人感到安全。“人作为社会动物,在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前,首先需要具备自我理论,当我们缺乏对外部环境的信心,缺乏对亲密关系的安全依恋以后,我们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以填补这一空白。”

周遭的世界愈下沉,手中的“安全毯”则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