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打男,女打女,男女混合双打……近十年来,被曝光的校园霸凌现象层出不穷。就在最近,河北邯郸、湖南吉首等多地,再次被曝出出现校园霸凌现象,甚至异化到了大棚杀人埋尸,让公众对校园霸凌四个字,不得不再作新的思考。

对此,福州鳌峰学校在厕所里装了这么一个神器:学生第一时间喊出“打人”等敏感词即可触发报警,学校收到报警信号后,老师可以接通事件现场进行通话,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火速赶往现场制止欺凌行为……

不少媒体对这个设备的设置一片叫好,甚至喊出了此举“无疑是应对校园欺凌的一种积极实验,不论是从目的还是手段而言,这样以科技助力破解校园欺凌难题的做法显然都值得肯定。”

可在媒体疯狂赞誉之下,有人思考过这东西真有用吗?如果有用,应该安装在什么场景更合适呢?

隐身其后的“高新技术公司”

从场景上看,校园霸凌的场景未必发生在厕所内,一旦监听设备在厕所内实现公开化安装,不考虑人员24小时值班和破坏设备的因素,霸凌场景也将迅速转移,这时候总不能在校园每个角落里都装上一个吧?

从供需关系看,校园霸凌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甚至集中在部分留守学生,寄宿制学生身上。相比头部学校,次类学校反而是防治的大头和重点。而涉事学校位于东南沿海省会城市福州,学校也从未在媒体上被披露出校园霸凌事件,其实并非刚需。

这种设备的价值难以论证,那为什么鳌峰中学如此积极推进设备?到底是谁拿下了这笔“跨时代意义”的订单?

公开资料显示,鳌峰学校系福州第三十八中学和福州第三十四中学合并迁入办学,2020年9月1号正式办理入学。而此次着重打造的2024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日)暨福州市预防学生欺凌教育日启动仪式,就由该校承办。这也意味着,学校需要一个媒体关注的噱头,福州教育部门也需要将活动营销出圈,争取效益最大化,以冲淡去年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与会媒体并未披露到底是哪家“科技公司”承接了这项技术活,仅校内老师接受采访表示,设备为近期完成安装。而根据有限的公开信息,鳌峰中学自创立后,一共招标11次,包括操场改造、医疗服务、保安服务、复印纸采购等项目。就监控设备来看,抛开4年前的招标结果,去年12月,福州台江区忠正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用26万元的价格,拿下了学校保安服务项目。

如涉事鳌峰学校正常按照流程完成了招投标工作,26万元的“保安服务”费用,就大概率与此公司有直接关联。

可这家福州台江区忠正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并非民企,而是属于区城投公司的下游企业,一共注资才200万,参保人数不过6人,显然不拥有技术,只是中间商。2022年,它特意将经营范围新增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和安防设备销售两项,在2023年就密集拿下了4个官方招投标。

我特别好奇,这套非自研的设备采购成本几何,如果效果不佳,应该由谁来为此买单?

防范霸凌缺的是“工具”吗?

对于校园霸凌,治理呼声一直居高不下。可我们到底是缺立法,或者是缺设备仪器,再或者,真正缺失的是能真正落地的治理体系?

就法律而言,关于校园霸凌能用的法条多如牛毛。如《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第一千二百条、第一千二百零一条就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管理义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再比如《未成年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提到,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

这时候要问个有意思的问题,换你做校长,你在学校里发现校园霸凌,你是报告还是不报告,你是通知家长还是不通知家长?

继续从民事责任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对造成他人人身、精神损害的民事责任,监护人的法律责任都进行了明确。而严重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四十二条、四十三条,还有可能承担行政责任。

换你是警察,你是家长,学生打了人,只要不扔进邯郸的农业大棚,是不是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教育和训诫为主。处置过后,进一步的善后监督、回访应该放在哪里?

你以为这些法条就了了?没呢。这几年除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还有《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制度,光读一遍就得花一下午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以福建省为例,2023年,福建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张德提出《关于净化学习环境减少校园暴力的建议》,也就是第1112号建议。福建省教育厅在洋洋洒洒汇报了工作成绩之后,还特意提到了要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

可就在3月26日中午,福建晋江灵水中学一女生疑因遭遇校园霸凌,坠楼身亡。这时候复盘动辄百页千页的文件,“高新技术设备”,只会觉得充满荒诞意味。

技术、制度、流程、教育、管理……实际上,治理校园霸凌从来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每到出事前就搞宣传,出事后立即噤声,才想起查缺补漏。这时候公众突然会发现:在诸多法律防身的背后,被霸凌者仍旧求告无门;在诸多进校园的宣讲结束后,校园霸凌仍旧在继续。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法学家、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专家。破解校园霸凌难题的答案,治理谜题的谜底是什么?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所以现在回过头思考,我们真的需要为霸凌立法吗?是法律法规不够用吗?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工具吗?是靠装个仪器就能治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