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道光

像一道光

网易号

关注
257粉丝
0关注
511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网易号优质内容创作者

6枚勋章

偶尔发发观点

  • #姜萍83分月考成绩截图属实# 其实从姜萍本人角度来说,作为个体,参加了一门考试,期间有没有作弊,她是无需自证的。从法律角度看,她参加的也不是国家级统一考试,更不涉及教育法、刑法之类的约束,加上如果她根本无心踏入学术圈子,也不需要通过任何测验,来证明自己学术水准的高低。
    热点情报所
  • 月考不及格的姜萍,就应该去自证清白吗?
    1天前
    29跟贴
  • #小罐茶创始人道歉# 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小罐茶道歉,想想当时组织质疑这件事,已经五年了。
    热点情报所
  • #王者荣耀策划回应鸡爪流争议# 其实对王者影响挺大的。很多时候,一些菜鸡觉得自己是靠实力,也能星耀,也能王者,觉得自己能力和水平到这了。王者作为一个社交游戏,本质就是用等级对折自己的实力,以印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评价体系,从而你会形成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有社交沟通价值。然而呢,这一切你最后发现,都是镜花水月,elo面前你啥都不是。这层泡沫被剐掉以后,赤裸裸的算法玩弄你,被摆上台面。你以为你在玩游戏?不,其实游戏在玩你。你是它们圈养起来的种猪。这不是动物庄园的王者版吗?
    热点情报所
  • 今天国家队注资35亿,第59次3000点保卫战还是失败了。现在保卫战都热搜不了了。
    热点情报所
  • #新闻传播报考# 在做记者那会,我们报社天南海北有各种专业的,别说新闻学和传播学了,甚至还有大专生,中专生,都是有机会进入媒体机构工作的。那时候哪在乎你的学历啊,只要你现场跑的比别人快,突破比别人牛,能写能拍,哪都用得上你。具体我举个例子,我有个前同事学的是地质勘探,还有一个前同事学的是财会,另外还有学国际贸易的,都不妨碍他们做一个好记者。很多时候我觉得,先纵深学好一个学科,然后学怎么写作和沟通,反而是最容易的。比如大部分学新闻的记者,一踏进经济新闻部这种涉及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部门,都是两眼一抹黑,可系统有过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就很容易上手,甚至能理解、沟通、对话,并且沉淀一部分专家资源。突然想起一个前领导的“断言”,新闻学应该放到职高去,做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化以后,高中生就妥妥够用了。咋一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想想也有他的道理。#不读新闻传播也可以做记者# #专业报考指南#
    热点情报所
  • 法师是大后期英雄,那也得活到大后期啊
    2024-06-24
    1跟贴
  • 感觉这波房地产下行,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世界上没用永远投资增长的赛道。历史会有周期,经济当然也会有。
    热点情报所
  • Manner咖啡店员与顾客冲突谁之过?这问题简直没有任何讨论的价值。两级分化的讨论包括,同情顾客的人批店员「受不了委屈,做什么服务业」,同情店员的人批顾客「别以为我掏钱我有理」。可是,从法律层面上看,动手的那个人必然不占理。两个人街头吵架,优先动手的那个一定是主责方,是可以参考治安拘留处理的。同理也可以放在这个咖啡店员身上,顾客催促,或者言语上有攻击性言论,出于个人你可以口唇相讥,但是从你动手的那一刻,就已经超过了必要的界限和尺度。对企业的不满,应该发泄的对象是企业;对个体的不满,也应该在合理框架下进行。所谓爽感,所谓的私力救济,大多时候本身就是建立在雷池和禁忌之上的。
    热点情报所
  • #波士顿大学新闻硕士谈文科无用论# 她的论调其实有点露怯。给的俩理由整合一下就是:学新闻学才能得到第一手信息,这已经和当下传播学基本逻辑对冲了。而另一个理由是掌握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个更玄而又玄。她进一步举例,新闻毕业生不仅可以去媒体工作,还有很多去了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学生不行吗?理科生不行吗?学会计的不行吗?行业壁垒太低,职业壁垒太低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事实。摊手ing#新闻传播报考#
    热点情报所
  • 公司厕所里喷了特别好闻的香薰,实在忍不住想在里面多待一阵。
    热点情报所
  • #新闻传播报考# #专业报考指南# 别想看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这种,除了国考省考进体制,基本没啥盼头。你先说这些专业出路是啥,学新闻,然后进媒体?媒体都快不行了,靠财政吊着。学新闻,然后为做自媒体打下基础?这也很荒诞,不学新闻就不能做自媒体了?学新闻,进大厂做运营吗?文字类运营可能是壁垒最低,距离商业链路最远的部分了,很容易逼你去流量变现的。我再说说我之前新闻系同学都在做啥,有当老师的,有进编制的,有做销售的,有在公司里面做宣传的,大部分干的不是什么核心岗位。毕竟新闻也好,传播也好,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雪中送炭,指望振兴企业,带来经营回报,难。所以这年头,很多学校新闻学都招不上来生,也都不叫什么新闻学了,很多专业都改名叫什么网络与新媒体之类的万金油名称。所以听一句劝,家境不错,真能上清北人师复交这种,读读新闻没啥。二本三本就别往这个专业看了,就业机会压根轮不上的。
    热点情报所
  • #姜萍中考621分却上中专的原因# 社会公众真没必要心急。是假的真不了,是真的,必然要发光的。讨论这事,真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别搞成捧杀式吹捧,真对姜萍没有半点好处。最后,真诚地希望姜萍能不卑不亢,秉承初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也希望更多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人们,能在自己的热爱里发光。
    热点情报所
  • 很多时候,一些话听着挺有道理,但是禁不起细拆。比如有一句话叫要做「难而正确的事」,「难」大家大概都好理解,「正确」与否谁来定的?做到什么样算实现了「正确」?怎么确定它「正不正确」?所以好多问题,最终都停留在喊口号阶段,而不是去辩证思考。「向前」很刚勇,口号很统一,中气也很足?但是前路在哪里呢?方向对不对?走错路怎么办?
    热点情报所
  •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给姜父送钱# 姜萍的事件,已经逐渐走向吊诡。开始的时候我不想多说,现在感觉舆论场越来越离谱,就说几句。本来吧,一个中专生,数学水平确实达标,脱颖而出,大概率也是真事儿,好好培养培养,参加高考,可能走一些特长生或者奥林匹克通道,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最后姜萍已经被媒体和自媒体异化成一个女韦神的存在。更有甚者,把她当做成了一个符号,仿佛是对抗应试教育考核体系不公平的一支长枪短炮。认为当下的教育体系荼毒人才,让这么一个天才少女蒙尘。你想想,17岁中专生爆冷入围,超过一堆头部科班玩家,偏偏那个女生长的还不错,这就具备了新闻价值。又正值高考季,公平正义,阶层流动,焦虑的学生和家长,妥妥的流量密码,热搜体质,这是天才仲永啊。这时候,所有的视线和目光都投射到她身上,有人想在她身上寻找正义和公平,有人想用她印证教育体系迂腐,有人抱着吃瓜的心态,当然肯定也有带着羡慕、惋惜情绪的人们。问题是,就现在这调门,媒体关注,自媒体造谣,家长都出来回应了,还有企业跳出来给他们家送钱,希望蹭上点热度,到时候预赛只是筛选,决赛收不了场,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这里不得不说,有一些客观事实是需要讲的,比如全球12名,它不代表全球最顶尖的人都才参赛了,名单里面有几个外国人名,水平肯定有,但是真的意味着奇高吗;比如浙大婉拒、哈佛要人,哈佛是个留学中介自己瞎扯,学校根本没关注到这么远的一件事,英语水平也远远达不到;再比如什么外国高校争先出手,国内大学一声不吭,这就更离谱了。要知道,这比赛的炒作行为,从设计的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之前不仅渲染过95后快递小哥,曾用两周证明欧拉常数公式,还有更年轻的,拿到初赛前列位置的中学生。只不过没爆火罢了。讲真不是我看不上这比赛,也不是我觉得姜萍不行。她肯定有优异的部分,也有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天赋,但是最后到什么水位,其实还是可以送上正规测试看看水准。真的水平超纲,举双手认同,她应该去做更专业的事情,不应该折损在服装设计上;真的水平不计,就是一个泡沫的摔破罢了。而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只是一个名单,怀疑和支持,都只是空中的一粒沙,根本立不住。这时候讨论真假没什么意义,过度渲染,抬高调门更是。讨论这事,真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热点情报所
  • 朋友说,玉溪殡仪馆放的音乐是莫文蔚的,《这世界那么多人》,还有罗志祥的《灰色空间》。感觉这也太潮了。想起当年中二的时候,我还觉得我有一天去世了,应该放《玫瑰花的葬礼》。
    热点情报所
  • #南方医科大学情况说明# 这事情一出,救人还被罚,网友就坐不住了。实际上,劳动法上看,所有公司对员工的处罚,如果在合同里面没落实,工会没有统一确认通过,其实认定起来都有很明显的争议。也就是很多时候公司突然和你说,你迟到1分钟罚款50元,这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发生在南方,叹一口气。
    热点情报所
  • 救助病患而耽误上课,南医大老师吃了规则一记重拳
    2024-06-16
    88跟贴
  • 很多人不快乐,其实是自己浪费的时间不够多。人生太短,不浪费空掷,哪有挥霍败金的爽感呢?
    热点情报所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