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革命烈士“江姐”是在重庆“11.27”大屠杀前牺牲的,但在牺牲之前,她在狱中给儿子彭云写下一封信,这封信被完整无缺地送了出来。

信中,江姐除了简单的寒暄外,还希望孩子能够“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最关键的是信件的最后一句话:“来友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用怕,盼能坦白相谈。”

根据信件的内容不难推断,这里的“来友”指的就是送信人,但彼时的江姐身处监狱,四面八方都是特务,这封信到底是如何送出的?“来友”指的又是谁呢?

黄茂才“误入歧途”

“江姐”指的就是江竹筠,1939入党后一直活跃在国民党统治区,主要担任地下工作。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局势已渐明朗,国民党战败已是注定,在组织的安排下,江竹筠和丈夫彭咏梧等人开始引领学生运动。

在这期间,江竹筠主要负责联络工作,比如护送情报文件、为伤员运送药物等等。

遗憾的是,1948年,彭咏梧同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江竹筠化悲愤为力量,接任了丈夫的工作。

不幸的是,这年6月份,江竹筠因为被叛徒出卖,暴露了行踪,被捕后关进了渣滓洞监狱

此监狱戒备森严,牢房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其中,内院为牢房,外院就是专门刑讯革命志士的地方。

被关进这里,基本意味着没有再重见天日的那天了,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监狱中一名看守成功被策反,他也成为了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这个人就是黄茂才

黄茂才,初中文化,年少时为了混口饭吃“误入”了康绥靖公署,凭借着懂点文化知识,他当上了少尉文书,后来又被派到了渣滓洞监狱当看守。

其实,黄茂才本身并无所谓,不管是文书还是看守,对他来说都只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所以他对国民党也没有多少好感。

而在监狱任职了一段时间后,黄茂才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上级总是会把这些“犯人”描述地作恶多端、十恶不赦,但是,据他的观察,这些“犯人”都很有文化,怎么看都不像是“杀人放火”的模样。

只不过,黄茂才在任看守之初,为了表现自己,也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严厉对待“犯人”,其中也少不了大声呵斥。

渣滓洞监狱为了切断“犯人”与外界的沟通,制定了一套颇为严格的标准制度,“犯人”被关押前不被告知具体地点,也不被告知具体刑期。

另外,不允许“犯人”的家属探视,甚至连“犯人”之间的联系都被严加看管。

如果说“犯人”被发现与外界“私通”,加大镣铐、被关禁闭是少不了的,严重的甚至会被直接处决。

再一个,监狱还专门有限制看守人员的规定,如果说出现了包庇等情况,看守人员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么,黄茂才又是如何被策反的呢?

成功策反

成功策反

1948年7月,当时正好轮到黄茂才值班,监狱里被押上来一个年轻的“女犯人”,她就是曾紫霞。

曾紫霞家境优渥,父亲还是四川省财政厅的科长,但是,在家国利益面前,她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加入共产党。

但是,和江姐的经历非常相似,曾紫霞在一次革命活动中被叛徒出卖,她和刘国志双双被捕入狱。

在狱中,曾紫霞意外发现,她跟看守黄茂才还算是半个老乡,在后续的相处中,曾紫霞萌生了一个想法:策反黄茂才。

当然了,之所以把策反对象选为黄茂才,肯定不单单是凭借“半个老乡”这种关系,其中有很多个原因。

其一,黄茂才的家室很“干净”,祖上三代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他爷爷去世时,父亲还因为一口棺材被地主给“羞辱”了一番。

所以,大家推测黄茂才肯定是对封建地主恨之入骨,这一点跟我党的革命目的是相似的。

其二,黄茂才的身世很“单纯”,不同于其他看守,他并非军统出身,在国民党系统里没有背景,也没有资历,心思也较为纯洁。

其三,虽然一开始黄茂才对待“犯人”比较严厉,但那也只是为了保住饭碗罢了,总体来看,他比其他的军统特务更为“温柔”。

基于此,江姐和曾紫霞等人开始尝试与黄茂才沟通,暗中观察黄茂才能不能靠得住,最后大家发现,黄茂才确实是一个可以策反的对象。

与此同时,黄茂才也流露出了与江姐等人接近的情绪,有一次他买了毛线,旁敲侧击地想让“女犯人”帮忙织件毛衣。

对于这样的机会,江姐和曾紫霞显然是不能放过的,江姐一边织毛衣,一边偷偷跟黄茂才聊天。

一开始的聊天内容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后来慢慢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最后发现,黄茂才对国民党其实并没有那么忠心,反而对渣滓洞的“犯人”们敬仰有加。

于是,江姐决定从政治层面入手进行策反,往后的那段时间,她给黄茂才讲述了很多我党的政策以及解放战争后面的大好形势。

“如果我有事相托,你是否愿意帮忙。”江姐见时机成熟,便询问黄茂才。

正如大家所料,黄茂才眼神坚定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也是从这时候,黄茂才成为了狱中党组织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狱中,每次轮到黄茂才值班的时候,“犯人”们的放风时间总是会被延长,“犯人”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厕所里成为了大家“咬耳朵”的绝佳场所。

对此,黄茂才其实都是知道的,不过,他不光不管制,还会主动给“犯人”们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1949年的春节,黄茂才答应了“犯人”们提出的“春节联欢会”的请求,“犯人”聚在一起,尽情庆祝着我军在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取得的胜利,这是大家为数不多的喜悦时刻。

而最让黄茂才骄傲的一件事,还是冒险为江姐送出“示儿信”。

迟来了28年的革命功臣

迟来了28年的革命功臣

1949年8月份,身在狱中的江姐使用竹签蘸着自制的墨水,在一块只有巴掌大的纸上写了一封“示儿信”。

这封信该由谁帮忙送出去呢?毫无疑问,最佳人员也是唯一的人选就是黄茂才。

8月27日,江姐把这封信交给了黄茂才,黄茂才得知江姐的请求后,虽然知道这样做很冒险,弄不好还有被处决的风险,但还是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怀里揣着这封信,黄茂才又请了个假,穿上便装去到了重庆,经过四处打听,终于把信送到了谭竹安的手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后,江姐的亲属将这封信交给了政府,此信就珍藏在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里。

让黄茂才感到遗憾的是,他在完成送信任务后,才得知这封信成为了江姐的“绝笔信”。

11月18日,黄茂才假期结束,再次回到了渣滓洞监狱,只不过,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太对劲,经过打听才知道,狱中的很多“犯人”都被杀害了,这其中就包括江姐。

得知这一消息的黄茂才内心十分难受,但他又不敢表露出来,不幸的是,黄茂才在狱中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所长的警觉,在两天后,他又被遣返回到了家。

在回家前,黄茂才最后接受了一项任务,胡其芬交代的一封信,这封信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介绍了狱中的情况,希望组织马上营救,另一个是希望组织给予黄茂才特殊照顾。

黄茂才把信件交到了旷素华的手上,但因为事件紧急,旷素华没能顾及到黄茂才的生活。

不过,黄茂才并没有抱怨,他为我党办事并不图回报,就这样,他回到了老家,解放后,担任了当地学校的教师,过上了普通的生活。

戏剧性的是,黄茂才的平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51年的他被押送到了荣县公安局,原来,有人举报说他是“11.27”大屠杀的参与者,是迫害烈士江姐的主犯。

但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黄茂才肯定不会承认,但是,他的解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在办案人员眼里成了“狡辩”。

万般无奈之下,黄茂才被迫违心承认参与了“大屠杀”,但从始至终都不承认杀害江姐。

就这样,黄茂才含冤入狱,因为“罪行过大”,引起民愤,随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行刑前,黄茂才悲愤交加,大喊道:“我没有害江姐,我为江姐做过很多事!”

与此同时,“贫协”这边也表示:黄茂才出身贫苦,年轻时误入敌营,办案人员也发现了此案存在疑点。

于是,黄茂才被免除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

在劳动改造的那段时间,黄茂才积极配合,最终于1964年被提前释放,不过,因为这件事,在那个特殊年代,他遭到了不公的待遇。

好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出台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政策,黄茂才一案才有了纠正的机会。

1982年,在荣县人民法院的复查下,黄茂才被宣布无罪,得知这一消息后的他埋头痛哭,几十年的冤屈终于迎来了真相。

同时,他还因为对革命有功,被增补为了县五届政协委员,生活上也有了保障。

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解放事业默默无闻做出贡献的人民,我们国家的革命功臣会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