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肾脏病素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皆因其发生时无声无息,部分病例一经发现就是慢性肾脏病的中晚期,但随着人们防病意识的提高和常规体检,早期肾脏病可以有效被发现。那么,肾脏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请接着往下看。

一.尿液检查异常,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 蛋白尿:化验单上表现为“+、2+、3+”等,说明肾脏可能出现损害;蛋白尿可以伴有症状如颜面或肢体水肿、泡沫尿等,也可以无临床症状。

2. 血尿:呈非均一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病变引起,可见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3. 管型: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代表肾小球或肾小管存在损害。

4. 脓尿(白细胞尿):指尿中含有蜕变的白细胞,常见于泌尿道感染,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结核、肾肿瘤等。

二.尿量变化。无尿、少尿、多尿、尿崩,都提示可能肾脏出现病变。

三.身体出现水肿:肾脏病水肿常见于颜面部、双下肢水肿,特点是晨轻暮重;严重病例水肿可发生在浆膜腔,可见于腹腔、胸腔、心包腔积液。

四.高血压。由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可发生于肾脏病的早期,也可出现于肾脏病的中晚期;肾性高血压常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使用多种降压药物可能也不达标。

五.腰痛:肾炎可表现为隐痛、钝痛、酸痛等;如果肾区疼痛表现为绞痛,就需要警惕上泌尿道结石;如果表现为剧烈疼痛,必须排除肾动脉栓塞、肾静脉血栓形成、肾盂肾炎或者肾周脓肿可能。

腰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腰痛

六.尿路刺激征:指尿频尿急尿痛三种临床症状,一般是急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但是如果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炎症波及至膀胱也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七.贫血。慢性肾脏病可以引起贫血,急性肾损伤也会引起贫血。贫血原因主要是肾脏病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八.胃肠道症状: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症状,部分病人甚至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九.头晕、乏力。多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毒素排出减少而在体内储蓄或者贫血等引起。

十.检查提示肾功能异常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或者彩超提示如肾实质变薄、肾肿瘤、肾囊肿、肾脏脓肿、肾盂积水、肾结石等。

肾脏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有时候治疗难度很大,所以重在预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肾脏病呢?有如下建议:

1.多饮水,少喝碳酸饮料,温开水每天生理需求量至少为2500ml。

2.健康饮食,营养均衡,少盐少糖低嘌呤饮食,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蛋白质。

3.控制体重,必要时减肥。

4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锻炼方法,不抽烟喝酒,避免劳累熬夜。

5.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

6.避免服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