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所经历触目惊心的校园欺凌事件

原创 易浩宇
关注微信公众号“娓娓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伙初三年级的小混混学生在课间操时,在楼梯口当众殴打一位初二的学生,被打的学生滚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你们这样做太过分了吧!”一位围观者轻声嘟囔着。

“谁说,谁说的!有种的站出来!“领头的混混学生气势汹汹地叫道,他长得人高马大,大概有1.7米,壮壮的身材。

他们转过身来,一个一个地盘问围观者,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承认,最终他们也没有问出所以然。于是,他们走时撂下一句狠话:“下次当心你们的嘴巴!”

我庆幸逃过了一劫,因为说这话的人正是我。

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中部一个小县城的一所中学。

这是我经历的众多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一件。

我读高中时,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与一位小混混学生擦肩而过,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并没有在意。没有想到,等我回教室时,在教室门口,这个小混混学生带了几个混混同学堵在门口了。原来,我与他对向而过时,面对大摇大摆的他没有及时避让,这就招惹他带了几个人来围殴我。

有一次,我甚至看到一个一脸横肉、身形彪悍的混混学生在殴打一位文弱的老师,把老师打的鼻血四溅。原来,这位老师在劝阻这位混混学生殴打另一位学生。当时,围观的学生也是人山人海,过了一会,学校保安闻讯赶来处理。后来这件事怎么处理,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知道,这位打人的混混学生绰号“小霸王”,经常纠集一帮混混学生欺侮其他学生,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但学校对他也无可奈何,因为他是一位解放前就参加过革命的老干部的孙子。

校园欺凌的最高境界就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强拿强要等等,而是组成帮派,相互争地盘了。

我放学回家必经之路有一个桥头,有一天下午我放学时,看到一群人在围观,地上有一滩血。原来,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场面宏大的械斗,打架的双方来自两个学校的两个学生黑帮,一伙取名为“军衣帮”,另一伙取名为“草帽帮”。两帮人在这桥头为抢地盘发生了火拼,其中一个帮派的其中一人被另一个帮派的人当场活活给打死。

这事发生以后,公安机关陆陆续续抓了两个帮派中的一些人,但他们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而且许多帮派成员是当地官员子弟,所以,除了少数人被送去劳教外,其他的人不了了之。

时间定格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这事发生后,打赢的一方名声大振,走路都横着走,在校园里更无人敢惹。这帮混混学生出了社会后,包括那些被送劳教的混混出来后,在社会上呼风唤雨,垄断了不少诸如采砂、运输、建筑等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等到前些年“打黑除恶”时,也基本没有波及他们,因为他们早就洗脚上岸了,经营着合法企业,头顶着“政协委员”帽子,手中常常捻着佛球,偶尔做些慈善之事。

甚至在大学时间,我还经历了校园欺凌,而且对我伤害更深,至今痛入骨髓。

我所就读的是一所985高校,即便如此,还是混入了不少素质很差的学生,我同宿舍的一位来自北京的便是如此。他比我们大三到四岁,大概率复读了好些年,又是来自北京地区,所以,分数很低也进来了。

他白天基本不上课,就躺在宿舍里睡觉,到了晚上就精神抖擞,学校晚上10点统一熄灯后,他要不打开电视来看;要不就是找到他的一位北京老乡,俩个人点着蜡烛,边喝酒边聊天。

我本身睡觉质量并不是很好,如此被他反反复复折腾后,不得不在一次晚上轻声提出建议,让他们不要在晚上聊天,尤其不要在宿舍里面聊天。结果,俩位来自北京人高马大的混混对我的建议的回复是一顿拳打脚踢。我向老师报告后,不过就是谈心谈话,批评了事。后来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是变本加厉。我再次提出建议时,又是一顿拳打脚踢。

那时我的经济条件差,无法到外面租房。但是,每晚被他们如此折磨,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沉沉,几近神经衰弱。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抱着必死的决心,买好了刀藏在身上,准备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但是,幸好我熬过了这四年苦闷的岁月,这个校园欺凌者几乎毁掉了我整个四年的大学青春生活,让我在这一段时间充满了阴郁和苦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当年“马加爵事件“出来以后,我便呼吁要对大学校园欺凌的现象给予重视,大学校园并非一片净土,仍然存在不少校园欺凌事件,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事件。

今天,邯郸三名初中生校园欺凌同学并杀害同学的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勾起了我往昔的一些痛苦回忆,如今,我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有时会惊悸于少时受过的欺凌,有时甚至在睡梦中被梦魇惊醒。我想说的是,校园欺凌无时不在,以前甚至比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后也不会消失,需要我们每个家长、老师和全社会予以持续并且高度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