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蔷薇之夏 素材:周铮楠

我爸兄弟姐妹6个,因为平时都忙着工作和生活,爷爷奶奶在世时,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聚齐。

爷爷走后,奶奶跟着三个儿子生活,姑姑们虽然在县城住,但回来的次数很少,奶奶担心她走后,子女们来往太少,以后见面都不显得亲了,经常在我爸和大伯还有三伯面前念叨,以后她不在了,一家人要经常聚聚。

奶奶去世第一年,大伯考虑到奶奶之前的顾虑,提议以后每年清明节回家上坟,大家约定好时间一起来,中午一块聚一聚。

管饭的事情三家轮流来,先是大伯,然后是我家和三伯家。

大伯的提议,得到全家人的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前三年,大家每年都能到齐,三十口人浩浩荡荡的从家里出发,村里人看到了,都夸大伯起到了老大的榜样作用,爷爷奶奶走了,家里人还能这么团结,真好!

大伯每次听到这话,心里都挺自豪的。但是最近几年,清明节回老家,兄弟姐妹见面不显得亲切了,大家开玩笑时话里藏话,大伯夹中间有苦难言。

大伯作为老大,要协调好回家的时间,三伯家是开店做生意的,周末最忙,他不想周末回去,但四姑、五姑在厂里上班,周末休息一天,她们就想周日回去,这样不用请假,也不耽误上班。

考虑到周末大家都有空,大伯只能劝三伯尊重大家的意见,周日闭店一天。这件事,让三伯母挺不开心的。

大伯约定好了,十点钟开始上坟,大家在十点之前就要到齐,但每次都有人迟到,大伯的小儿子早上五点钟就从外地往家赶,基本上九点左右就到了,三伯和五姑一家就住在县城,算上堵车的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可他们每次都磨蹭到十一点多。

三伯说他大孙子喜欢睡懒觉,不到十点喊不起来,一家人哄着劝着,才把孩子喊起来,匆匆洗漱好就往老家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姑是来的最晚的一个,大伯劝她早点来,一家人就等她了,爷爷奶奶的坟在湖边,那边风很大,大家等了两个多小时,手脚冻得冰凉。

五姑却一点也不觉得愧疚,反而理直气壮地说:人都没了,来得再早,烧再多纸钱有啥用,不过是给活人看的,图个安慰罢了。

有一次,眼看着到了12点了,五姑一家还没来。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过了12点就不能上坟了,大家着急的不行,催着大伯给五姑打电话。

十二点十三分,五姑一家五口到了,大家还没埋怨她,五姑倒先埋怨上了大伯,说大伯打电话催得太紧,就不怕五姑父路上开车太快出事吗?

我爸问五姑怎么来这么晚?不知道大家都等着她吗?

五姑说她在路上看到了野荠菜,就让五姑父停车,在路边挖野菜呢。要不是大伯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催,她还能再挖一大袋子。

大伯母听了这话,忍不住对五姑说:你是没见过野荠菜,还是没吃过?你看看现在几点了,你怎么好意思让那么多人在这等你一个人?

五姑是个没理也占三分的人,她说道:不就是过了12点嘛,父母在世时好好孝顺比啥都强,父母不在了,这些事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没必要这么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妈说,这里所有人,只有五姑最不配说这句话。

爷爷奶奶年迈时,属五姑照顾次数的最少,奶奶卧病在床的时候,她没有给奶奶洗过一次澡,做过一次饭,一年到头只回来一次,买的东西不超过五十块钱。奶奶在其他孩子家都住过至少半年,唯独五姑家买了新房子十年了,奶奶一次都没去过。

五姑一听这话,气得坐在地上哭,说她知道奶奶喜欢吃小笼包,这些年给她买过好几次包子,还买过一袋烧鸡,我妈凭啥说她不孝顺?

五姑还跑到爷爷奶奶坟前哭了一场,大伯和大伯母担心村里其他人听见了看笑话,劝了五姑半天。

因为我们都住在县城,大伯三兄弟虽然在老家有房子,但常年不住,家里都没打扫,所以吃饭都在饭店,该谁管饭的时候,谁负责订饭店,出钱。

大伯是老大,两个堂哥又是做生意的,大伯家的条件最好,所以他请大家吃饭,饭菜都比较丰盛,我们一大家子,要坐3桌,一桌菜正常都在1300块左右。

到我们家请吃饭的时候,爸妈一算菜钱就头疼。爸妈虽然上班,但是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六千左右,清明节回家一趟,饭钱就要花掉近4000,再算上其他开销,两人一个月的工资没了。

不过我爸妈还算讲究人,虽然心疼钱,但不想被人家说小气,请吃饭时不会抠抠搜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伯母和我三个姑姑相处的一般,要不是看在大伯和三伯的面子上,她压根不想来,所以管饭的时候,她都是订最便宜的饭店,饭菜一般,味道也一般,能吃饱就不错了。

姑姑们知道三伯母心疼钱,后来就提议在家买菜做饭吃,这样既省钱,又卫生,还热闹。家里有院子,孩子们能一起玩。

但老家很久没住人了,在家做饭,还要把家里打扫一遍,三伯母不同意,她认为回家上坟已经很累了,还要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大伯母本着以和为贵,就中和了大家的想法,清明节在她家做饭,她提前回家把厨房收拾好,该谁管饭的时候,买菜做饭就行了,油盐酱醋都用她家的。

大伯母做出让步,三伯母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是我们一大家子三十口人,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做饭上又有了矛盾。

小姑的儿子和儿媳不吃葱姜,她嘱咐大伯母不要放葱姜,少放辣椒,以清淡为主。四姑不同意,她喜欢吃麻辣口味的饭菜,不放辣椒,她难以下咽。

众口难调,大伯母每样菜只好做两份,一份清淡的,一份辣的。

家里人太多,洗菜、切菜也是一个大工程,四姑要带3岁的孙子,没办法帮忙干活,五姑来得最晚,小姑帮了两次忙,累得腰疼,之后也不愿意帮忙了。

不管是谁做饭,都要早早买好菜,切菜备菜,有时候不到饭点,三个姑姑都不来,只有我妈和大伯母三伯母互相帮衬。

三伯母心直口快,到她家管饭的时候,她提前一年对姑姑们说,家里人太多了,她负责买菜,谁想吃哪道菜就自己炒,不炒菜就不要上桌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伯母说完这句话,三个姑姑脸色都变了。五姑说,要不是大伯希望家里人能聚齐,她才不稀罕吃这顿饭。

小姑话不多,但做事圆滑。五姑来得晚,她也来得晚,五姑不做饭,她也不进厨房。吃完饭,大家都借口有事溜了,留下一桌子碗筷没人收拾。

去年是三伯母做饭,三伯母腰间盘犯了,疼得不能弯腰,做饭的活就交到我妈和大伯母手里,大伯母负责炒菜,我们家负责打下手,忙得热火朝天。

三个姑姑和姑父们在院子里聊天,没有一个人来搭把手,吃饭的时候,三个姑姑笑着说大伯母辛苦了,随便炒几道菜就行了,没必要做这么丰盛

但是饭菜上桌后,四姑嫌味道清淡,五姑嫌这些菜太家常,没有上台面的大菜,小姑父说三伯买的白酒不好喝,应该买四五百一瓶的,口感好。

我妈和大伯母听到这些话,在厨房气得脸色都青了。

吃完饭,姑姑们就走了,我们又忙着洗洗刷刷。收拾完这些活,已经下午三点半了。临走时,三伯母说,明年清明节,她不和大家一起了,没意思。

爸妈见状,也和大伯商量,以后上坟能不能各家烧各家的,不聚在一起了。以前聚在一起,是顾念亲情。可姑姑们那么晚才来,来到不帮忙就算了,吃饭还挑挑拣拣,不知道体谅别人的辛苦。这样聚下去,除了生气,没啥意义。

大伯母说她也这么打算的,她上了年纪,又忙里忙外,每次清明节回去,都会腰疼好几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大伯夹在中间很为难,也心累。只是作为老大,他有苦难言。既然大家都不想聚,大伯也不想勉强。

所以今年清明节,三个姑姑在群里问什么时候回老家时,大伯回道:以后咱们不聚在一起了,各上各的。

五姑说,分开上坟多冷清啊,还是人多热闹。小姑也说,大家难得聚一次,要是清明节分开了,以后不知道几年才能聚一次。

大伯回道:分开大家都省心,不用商量时间了,谁有空谁就回去,早去早回,也不耽误忙其他的事。事情就这么定了,爹娘不在了,咱们也没啥事可以商量了,群就解散了。

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单独开车回去,上完坟就回家了,虽然比往年冷清了许多,但不用等别人,不用早早准备买菜做饭的事,也不用为了协调别人的时间,心疼请假被扣的工资,心里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