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某晚天降豪雨,彻夜雷鸣电闪,听得人胆战心惊。

第二日一早,就有人前来报案,献县城西有位村民被天雷所殛,不幸遇难。

时任献县知县的明晟,履职此地已近两年了。他乃是雍乾时的著名刑侦专家,屡破大案,史书上评其“才识练达,善析疑难大狱”,民间更是将其视作包龙图、施世纶一般的人物。

接到报案,不管是不是天灾,终究是一条人命,恪尽职守的明晟,还是带上捕快衙役,前往现场勘察。

结果他这一去,果然敏锐地发现不寻常之处。

一:天罚雷击,再起波澜

明晟到了地头,但见现场一片狼藉,整间房屋都被劈得东倒西歪,里面竟然形成一个大坑。

至于死难村民更是惨不忍睹,浑身焦黑,似乎还在冒着热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众人无不捂口掩鼻,几欲作呕。

死者生前是个猎户,听说长得虎背熊腰,力能生擒豺狼,而且新婚不久,妻子还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不想竟落得如此下场。

幸而他那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前些日子回娘家探亲去了,不然留在此处,恐怕也免不了香消玉殒。

围观的吃瓜群众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大抵都脱不了因果报应,比如死者杀生太多有伤天和,是以遭来雷罚诸如此类。

明晟盯着尸体看了会,鼻子也忍不住皱了皱,随即他又去屋内转悠了良久,出来后道:“让百姓都散了吧,如此天灾也没什么好看的,由官府出钱,给他买棺收殓。”

衙役们得令,将围观百姓驱散开来,随即收拾死者的残肢断臂,将他装进棺材入土为安。

本以为此事就这么盖棺定论了,没想到过了半个月,就在村民都渐渐不再八卦时,突然一群捕快又冲进村里,将村民吕山给绑去见官了,看得大家莫名其妙。

就算是官府也不能随意抓人呀!当即本村耆老在一群好事者簇拥下,也跟着去了县城衙门,想要看个究竟。

二:灵魂拷问,辩无可辩

衙门正堂之上,明晟一改平日面目,正襟危坐,不怒自威。见百姓围观审案,也不下令驱赶。

他盯着堂下跪着的吕山道:“大胆吕山,你可知罪?”

吕山仍然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反问道:“大人,不知道小人到底犯有何罪?”

明晟道:“那你买火药干什么?”

吕山更是不解道:“大人,小人虽非猎户,可家中也有支火铳,平日去附近山林打打鸟雀,莫非这也算罪?”

这里插一句:经过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朝中曾有人提议,如今天下承平,应该收缴民间日益泛滥的火器,严禁百姓持有。

结果雄才伟略的康熙皇帝驳回了这条动议,他认为:山川之固,在德不在险。只要君主贤明,百姓持有火器又何须担心?如果朝廷倒行逆施,百姓没有火器就不能造反了吗?

是以在清朝,百姓是可以合法拥有火器的。只不过对此做出了相关枪支的管理规定,比如每户人家只能持有一杆火枪,长度不能超过五十厘米,需要提前呈报官府留档等等。

旁观百姓也在那议论纷纷,持有火铳还犯法了?这可是康熙爷定下的规矩,难不成你明晟还想诬陷良民不成?

明晟听到大家的议论,浑不以为意,他面上波澜不惊,只是盯着吕山追问道:

“买火药打打鸟雀,少不过数钱,多不过一两,足够你出去玩个一整天了。可你买二三十斤火药又是为何?”

吕山听了面色一变,有点大事不妙的感觉,明晟连具体数量都说出来了,必然是去查过的,这可抵赖不得,他有点支支吾吾道:“我想买多一点,省得每次去买太麻烦,留着慢慢用就是……”

明晟见此冷笑一声,发出最终灵魂拷问:

“我看你买二三十斤火药的时间,距今还没满一个月吧?一天算你用一两,用到现在最多也不过用掉一二斤,那其他的火药你放到哪去了!”

吕山听后,顿时脸色煞白、满头大汗,整个人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地上浑身发抖。

围观听审的百姓,见此情状顿时也一片哗然,对呀,那还剩二十多斤火药去哪了呢?

三:瞒天过海,心里盲点

明晟一拍惊堂木道:“堂下休要喧哗!”

他看着魂不守舍的吕山道:“事已至此,你还想嘴硬不成?还不如实招来,否则休怪我大刑伺候!”

吕山这才如梦初醒,他心底防线已经彻底崩溃,知道自己无从抵赖,为了免受皮肉之苦,赶紧不停磕头求饶,随即将背后隐情全部抖落出来。

原来这个吕山,跟被“雷殛而死”的猎户的妻子早有私情。

可惜他家徒四壁,百事无成,女孩子父母又如何看得上?自然将其嫁给了远近闻名的猎户好汉。

死者打猎是把好手,可打老婆同样不差。吕山趁猎户出门时,还常跟情人幽会。每次见她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新仇旧恨就齐涌上心头。

于是两人合谋定计,由吕山购买火药,然后由情人悄悄将火药藏在猎户炕底下。待到一切准备就绪,猎户妻子就找了个由头回娘家探亲,吕山则默默等待一个机会。

终于,那晚天降雷雨,在电闪雷鸣中,吕山引爆火药,将猎户送去了西方极乐。

一切都如事前所料,没有任何人怀疑。

这也是利用了人心的盲点:杀人不都要趁着月黑风高,唯恐被人听见动静?谁又能想到,杀人还可以用如此惊天动地的方式?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将其归结为天灾雷罚

就连号称包龙图再世的明晟明大人,不也同样被蒙在鼓里?就当吕山以为一切都已经盖棺定论,甚至开始憧憬未来的幸福时,突然一群捕快破门而入,至此他所有的幻想都已破灭。

四:实不相瞒,本官怕雷

不甘心呐,实在不甘心!

吕山将自己的口供签字画押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你是如何发现那天雷是火药伪造的?又为何知道是我干的?”

所有人还在为吕山的故事嘘嘘感叹,不知道是喜是悲时,见此立马又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明晟不以为忤,何况现在也无需隐瞒,只见他轻捋胡须道:“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吧,其实那天我一去现场,就知道天雷击人是假的了。”

见众人不解,他耐心解释道:

“天雷天雷,自然是从天上而来,即便将房屋毁坏,也是自上而下。可我看了现场,屋顶房梁都是从里面被震得外翻飞起,并非断裂落在里面,而且原先垒有土炕的地面被揭开掀去,地底都裂开了,那这雷火当然是从下往上而来。”

说到这,他呵呵一笑道:

“什么雷火是从下往上的?除了人为的火药地雷还有别的吗?更何况,当时现场空气中,还有股淡淡的硫磺味,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当时大家都忙着捂住口鼻,难忍尸体的恶臭,谁又能深吸几口空气,辨别里面是否有硫磺味?

明晟回想那股味道,也忍不住皱了皱鼻子,随即他略带羞赧道:

“最后一点,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其实本官打小就怕打雷。那天晚上,电闪雷鸣,本官一晚上没睡,就看着屋外雷电纵横。

本官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晚上虽然雷电滚滚,可都是在云中盘旋,没见往下劈的。出事的村子距离县城不过五六里地,天一亮就有人跑来报案说有人被雷劈死了,这又是哪里来的雷?难不成我们看的不是同一个雷电?当时本官就觉得奇怪,所以接报后立马去现场勘验。”

五: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听到这,众人差点绝倒,这样也行?就听明晟接着道:

“既然不是天灾,那自然就是人祸了。如果是人为的凶案,猎户的妻子本应是第一嫌疑人,世间哪有那么多巧合,恰好出事前几天她就回娘家了?

不过她既然大张旗鼓地回娘家,必然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所以她肯定还有一个同谋,不然如何在现场附近引燃火药?

如果先抓她回来问话,不仅问不出什么,反而还会打草惊蛇,是以关键还是要先找到谁是她的同谋,到时她自然也就认罪伏法了。”

说到这,明晟看着吕山道:

“接下来我就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我是如何找到你这个同谋的。

其实过程也很简单,要伪造威力如此巨大的‘天雷’,没有几十斤火药是办不到的,而制造火药最重要的一项原料,就是硫磺。

如今时值盛夏,不年不节的,又不是放鞭炮的时候,整个献县,甚至整个沧州府,又有谁会买这么多的硫磺?

我回来后,就让捕快便装随便去市场上一打听,看看谁买的硫磺多,那还不是一查便知?是以很轻松地就找到帮你制作火药的工匠,既然找到了制作火药的工匠,那谁找他买的火药,你觉得很难吗?”

吕山听到这,算是彻底死心了。很快,他的那位情人,猎户的新婚妻子也被抓捕归案,事已至此,她也知道多说无益,只能俯首认罪。

而明县令破了这起雷罚案,献县的老百姓算是彻底服气了,其明察秋毫,条分理析,让人无不感慨:“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如果你喜欢古代志怪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