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顾柠

金融向善,义利合一。

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金融机构,这之中又以银行业为首。随着国家战略布局愈发清晰,越来越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再加上尽管经历多次下调、依旧深受客户青睐而不断攀升的存款余额,银行规模日益壮大。

然而,对于银行而言,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利润与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相统一,与其资产规模的大小并不直接相关;优质银行的共性往往体现在净息差、净利差和中收创造能力较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强,同时资本耗用相对较低等。

国有大行中,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绝对是高质量发展代表队中的一员。根据该行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该行截至去年年末资产总额38.32万亿元,增幅10.76%,“两个高于”较为亮眼:一是生息资产占比增速高于全行资产总额增长速度约2个百分点;二是生息资产当中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

董事长张金良表示:“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考验,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的认识。摒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更好统筹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防止经营目标单一化、片面化、短期化,实现稳健、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筹“稳”与“进”:净息差1.7%领先五大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近年来,建行保持战略定力,摒弃唯规模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不搞盲目、低效的规模扩张,更加重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平衡,展现“稳中求进”的价值韧性——“稳”在规模增长、盈利能力、风险防控上的,“进”在结构调整、发展质量和科技运用上。

具体来看,2023年末,建行资产总额38.32万亿元,增幅10.76%。资产端,去年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23.08万亿元,增幅12.64%;债券投资9.39万亿元,增幅13.02%。负债端,建行报告期内负债总额35.15万亿元,其中吸收存款27.65万亿元,增幅10.52%。

盈利能力方面,建行去年实现净利润3324.6亿元,增幅2.34%。平均资产回报率0.9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6%。净利息收益率1.7%,处于可比同业最优水平。平均资产回报率(ROA)0.9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1.56%,位居同业前列。

在成本方面,2023年,建行持续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费用支出结构,成本收入比28.20% ,较上年上升0.3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其中,业务及管理费2100.88亿元,较上年减少8.08亿元,降幅0.38%。

风险防控方面,建行一如既往的“稳”,报告期内不良贷款率1.37% ,拨备覆盖率239.85% ,有效发挥国有大行金融稳定器作用。

以义取利:坚定新金融行动特色发展路径,普惠贷款余额破3万亿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银行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渐行渐远,更意味着金融机构要加快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3年建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新金融行动,为高质高效服务“五篇大文章”赋能蓄力,以旗帜鲜明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

作为首家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战略的国有大行,建行不断加强普惠金融供给力度,2023年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04万亿元,增幅29.40%;普惠金融贷款客户317万户,较上年增加64.74万户;“小微快贷”新模式产品累计为472万户普惠客户提供贷款支持12.80万亿元。同时,该行还发布“惠懂你3.0版本”,助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定价上,建行通过科技金融力量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普惠金融贷款利率下调25个BP。

另外,在住房金融优势领域,建行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支持力度,住房租赁基金累计签约收购项目25个,资产规模118.89亿元;公司类住房租赁贷款余额3254.48亿元,增幅34.38%;同时,“因建而兴”的建行加大了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支持力度,已对接项目200多个,储备项目融资需求170亿元。据年报数据披露,建行现境内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8539.56亿元,增幅10.81%。

种种迹象表明,建行始终坚守“国之大者”定位,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3年,建行投向制造业贷款2.7万亿元,增幅20.47%。民营企业贷款5.40万亿元,增幅21.3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24万亿元,增幅52.14%。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环节,建行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投放科技贷款1.53万亿元,增幅24.13%。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上,建行约35万个“裕农通”服务点“聚点成链”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报告期内实现涉农贷款余额3.82万亿元,增幅27.11%;涉农贷款客户394.53万户,增幅24.48%。

在绿色金融领域,建行以新金融之水浇灌壮美河山的生机盎然。2023年末,建行绿色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增幅41.19%;发行多笔绿色债券,发行金额折合人民币超240亿元……

释放内生动能:三大业务板块融合发展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规模超10万亿元

“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公司金融、个人金融、资金资管三大业务板块融合发展,形成跨板块、跨区域、跨条线协同能力,集团综合化一体化经营成效卓著,释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建行董事长张金良在致辞中提到。

报告期内,建行以公司金融业务夯基固本,报告期内公司机构客户1082万户,较上年增加147万户;在贷款占比方面,公司类贷款和垫款13.23万亿元,增幅20.01%。以个人金融业务提质增效,去年建行境内个人存款14.87万亿元,增幅13.70%;个人全量客户达7.57亿人,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突破18.50万亿元;境内个人贷款和垫款8.68万亿元,增幅5.33%。以资金资管业务稳步发展,2023年建行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规模超10万亿元,托管规模突破20万亿元;去年,建行打造“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初见成效。

实际上,三大业务板块取得长足发展与数字化赋能紧密相关。早已把金融科技写进全行战略的建行去年在数字化赋能精益运营上更进一步:一方面去年该行打造“建行云”服务品牌,整体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同业领先;另一方面,该行推动实施的“方舟计划”有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客服、智能运营、智能风控等场景的应用。报告期内,建行手机银行APP全年财富产品交易规模达6.86万亿元 ;“建行生活”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28亿户,“双子星”用户互通、流量互引、功能互融,高质量有交易用户数同业领先。

2024年是建行成立第70周年,“金融向善,义利合一”或许是这家国有大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贯彻事业的生动注脚。张金良表示,该行将坚守主责主业,坚持做优做强,更好地统筹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域、发展和安全;全面夯实业务基础,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