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起了一阵大风,吹垮了1600多棵大树。在当地居民嘴里,大风伴随着雷电,风力之大,“活了半辈子都没见过。”

强对流席卷了市郊的八月湖路,伟梦清水湾小区3号楼11层、20层,一共3人在屋内,被瞬间席卷而出,连带着脆弱的落地窗一起,不幸坠楼。

这个用伟梦冠名的小区,是伟梦集团用自己的名字,给小区烙刻下的独有印记。

时间倒回1998年的春节,作为一个刚成立3年的小公司,名不见经传的董事长李梦平不甘心只涉猎于饲料生意。在提前攀附上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胡长清后,李通过钱色手段,不断蚕食这位副省级官员。判决显示,仅仅在胡下榻的赣江宾馆,李就先后8次行贿了人民币19万元,美元1.5万元。

现在来看,这笔金额不值一提,可2000年,北京房价均价不过每平3500元。虽然这笔巨大的行贿款项巨大,可在当时,判决后也没人愿意相信,这位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副省级高官,仅仅只从李梦平腰包里掏出这么点钱。

因为行贿,李梦平在监狱中呆了一年零六个月。在野蛮生长的年代里,作为一个靠饲料起家的资本巨鳄,尽管身陷囹圄,丝毫不耽误当年他直通赣江宾馆,“争抢夺食”而来的土地扬沙动工。

那是房地产风头正茂的年代,隐约上扬的地产大风,比强对流有过之而无不及,让路人甲都开始意识到——地就是楼,楼就是钱。

如果不懂起楼,就没法起楼?一个作为饲料大户,伟梦集团先用宋文化,在南昌县澄碧湖畔填充了一个名为梦里水乡的小区,楼盘开盘即顺利发售,帮它拿下了“中国房地产100强企业”的称号。尝到甜头之后,总建筑面积翻倍的清水湾,也迅速被包装成中国首个茶文化居住小区,推上了货架。

这个被房评人评价为“找不到茶文化,但只找得到乡土气息”的小区,配套堪忧,却塞下了数千户居民。姑且不讨论楼房质量,多年来,充斥其间的物业管理纠纷,胡搭乱盖,似乎也从未停过。

自2003年前后起楼,到2019年,长达十余年的建设拉锯战里,伟梦清水湾多次顺利通过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竣工验收合格认定,吃尽了房地产波峰红利。

强对流发生后,有媒体将矛头对准了伟梦集团,质疑小区建筑质量。可也有网友迅速提出,落地明窗成本颇高,且窗内不加护栏,恐怕并非地产商所为。这种无法顺利通过验收的设计,很可能系业主私自通过铝窗装修团队改造而成。

确实,问题可能出在前者身上,也可能出在后者身上,前者懂得丛林法则,后者适应丛林生存。不管责任究竟归于何方,谁也没想到,一座高楼,几个身处楼内的居民,居然能连人带窗被大风带走。

评论区里,同情的情绪有之,但更多的是惊悚和隐忧。更多的人在担心,那些在房地产黄金时代里盖起的高楼,在购房浪潮里入手的房产,到底能不能庇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

有意思的是,就在4月1日,南昌市事发的后一天。河南省郑州市房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强调要进一步激活存量住房,支持群众“卖旧买新、以旧换新”等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匹配,加快优质商品房供应,逐步形成住房一、二级市场联动与梯次消费效应。

看吧,土地财政的戒断反应就是这么剧烈。路径依赖和黔驴技穷,让总有些人还坚信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代远没结束。英雄只是一时气短,吃两颗万艾可,还可以挺枪上马,再来几次。

高楼旧了要紧吗?高楼质量不合格要紧吗?
换就完事了。反正满地都是新楼,几代人都住不完,要多少有多少。

你说,那些担心旧楼顶不住大风的人们,真会趁这时候,再续上30年的房贷,换新一幢新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