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禁止小学化后,很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家长陷入了纠结,到底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识汉字?如果不提前识字,万一小学跟不上怎么办?

就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孩子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家长,他们的回答都是:能提前多认识些汉字对孩子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几岁开始识字比较合适?

儿童的母语发展过程和时间大致是这样的:

2个月左右,婴儿可以发出嗯、呀、啊的简单声音;

6个月左右,可以简单模仿大人发音;

1岁左右,可以简单的说出单个的字、词;

18个月左右,可以说出基本的几个词语;

2岁半以后,可以组合说出几个词语;

3岁左右,可以说出整个句子;

4岁左右,开始具备和大人接近的语言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在从孩子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孩子的各种发展都是飞速的,尤其是3—6岁之间。

3岁以后,孩子会对各种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一般孩子到了5岁左右,就开始对一些带有文字或标志的东西感兴趣,孩子会问父母,这上面写的是什么?这个字念什么?孩子在书本、画册、或者外面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也会一本正经地念出来......

当孩子出现上面的现象就说明孩子的识字敏 感期来了,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抓住这一黄金期,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认,多读,就能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丰富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的智力。这会比填鸭式的灌输好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把握识字的敏 感黄金期呢?

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想孩子对识字产生兴趣,一个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很重要。比如,父母经常和孩子交流,经常读故事给孩子听。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

当孩子对文字产生好奇,问你这是什么字?这个时候就是教孩子识字的好机会,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字读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

2、生活场景中认字。

对于一个几岁的小孩,如果单纯的让孩子坐在那,一本正经的认字,估计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对认字失去兴趣。

教孩子识字,可以放在生活场景当中去,因为生活中不断重复出现,孩子见的多了自然就认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可以把实物和文字对应上,帮助孩子加深印象。比如,想要教会孩子“门”这个字,可以直接让孩子摸摸门,把“门”字贴在门上。

也可以在带孩子游玩时,寻找并发现汉字,像路牌、指示牌、标语、公交站牌等,都可以成为孩子识字的工具。

孩子每天都能见到,看一次就复习一次,很容易就记住了。

3、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

如今有很多帮助孩子认字的书,家长也可以给孩子选择上一两本,作为识字辅助。

再给孩子选择识字书时,要注意趣味性,一本图文并茂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识字书才算好书,有趣味,孩子才愿意去翻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字是孩子开启学习之路的第 一 步,识字的重要性到孩子上了小学更明显,这是很多小学家长深有感触的。

提前积累了一定识字量的孩子,不但阅读能力强,而且对数学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不管是读题还是理解题意,识字多的孩子都有优势。而且识字多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自信,更加热爱学习。

相反,那些没有提前识字的孩子,做作业、读题都会遇到问题,更无法自主阅读。

很多家长没有提前教孩子识字,等到孩子上了一年级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落后一大截,孩子跟不上,学习一别吃力,而家长也开始因辅导作业而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早做打算,趁着孩子上学前,正处于识字敏 感期,对识字有兴趣,帮助孩子认识、积累更多的识字量,这样以后孩子到了小学也能更快的适应,跟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