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Severn

“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为印度所定下的一个目标,即大国地位。

那么如何成为大国?

在很多印度政治家眼里,称霸南亚就是印度迈出的第一步。

所以自尼赫鲁之后,印度奋力追逐目标,先是分裂巴基斯坦,形成孟加拉,然后吞并锡金,再之后图谋中国藏南地区。

时至今日,印度确实完成了称霸南亚的目标,只不过这与人们的预期稍有不同。

很多人认为印度会在吞并锡金后,再吞并被印度包围的孟加拉,然而印度却始终无动于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印度放弃成为大国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介入巴基斯坦矛盾

对于吞并孟加拉,印度也确实有想法,否则当初也不会费尽心思去分裂它。

1949年、1965年,印巴接连爆发冲突,两国的恩怨在战争的催化下,愈发变得不可调节。

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克什米尔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战后,巴基斯坦停止了与印度的边境贸易往来,这极大损害了东巴基斯坦的经济利益,让东巴人民以为,克什米尔才是国家关注的中心,巴基斯坦内部矛盾开始激化。

当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就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中间被印度完全分隔,相距1500公里,这种版图结构在世界地图上是前所未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巴、西巴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并不是经济或历史因素,而是伊斯兰教徒对印度教徒统治的共同恐惧。

而建国之后,东西巴的共同敌人消失了,双方除了统一的宗教信仰之外,几乎不存在共同之处。

再加上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在处理建国事宜时,许多方案欠妥,导致东西巴矛盾迅速尖锐起来。

比如,经济上中央政府偏袒西巴,忽视甚至损害东巴的利益。

语言上西巴人主要说操乌尔都语,东巴人说孟加拉语,双方为了将哪门语言定作国语喋喋不休。

政治上,巴基斯坦独立之初,军队将领大多来自西巴,文官群体中更是只有1名孟加拉人,因此巴基斯坦重要行政部门几乎全部由西巴掌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自从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其国内政局就一直不稳定。

没有一届政府能顺利干完任期,每届都要经受政变,军人政府和文官政府交替上台。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大选。

全国25个党派参与了这次大选,尽管东巴只有5个席位,但却有7个党派参加。

投票过程中,东西巴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政治倾向,西巴党派在东巴一票未得,东巴候选人也没有收获西巴的任何支持。

不过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还是东巴的人民同盟党派获得胜利,新一届政府也将由东巴党派组阁成立。

可面对这样的结果,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却选择了推迟国民议会,试图延缓投票结果的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行为激起了东巴的强烈不满,数以万计的工人、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总统出尔反尔,并首次喊出独立口号,要求实现自治。

1971年3月,东巴举行了总罢工,商店、工厂、政府机关一律关门,整个东巴陷入瘫痪。

中央政府紧急派兵镇压,对东巴实施军事管控,东西巴矛盾彻底爆发。

而另一边,印度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巴基斯坦局势演化,并蠢蠢欲动试图介入。

进入5月,在利用难民问题做好军事干涉准备,并与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之后,印度开始发起战争动员,打着维护东巴人利益的旗号,将印巴矛盾诉诸战争。

同年12月3日,印巴再燃战火,巴基斯坦的分裂也进入倒计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基斯坦分裂,印度合围完成

12月3日,巴基斯坦空军率先向印度西北地区空军基地发起空袭。

次日,印度随即对巴基斯坦展开报复性袭击,西巴的的白沙瓦空军基地等重要军事措施,全部被印军覆盖。

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的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西、东、北三个方向,发起“多路向心突击”。

西线方面,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

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法里德普尔重镇,直逼达卡。

东路战线,印军三个师分三路发起攻势,不到一周便接连拿下巴基斯坦三座军事要塞。

北侧,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等地展开决战,巴军失守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印军开始发起对达卡的总进攻。

在海空军率先封锁巴基斯坦的情况下,东巴与西巴失去与彼此和外界的联系,印度陆军迅速深入达卡。

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被迫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攻防战落下帷幕。

西巴战场,双方的对垒主要以空战为主。

掌握制空权的印军,重创了巴方的空军基地、后方交通线,将各地巴军孤立起来。

但随着巴军地方防空力量的加强,印军的攻势受到阻滞,双方进入战争相持阶段。

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在战争爆发的第四天,就派遣船只进入孟加拉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社会的呼吁下,印度随后宣布“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也在不久后退出战场,西巴作战行动宣告结束。

为期14天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自此进入战后协商与谈判,东巴的独立进入倒计时。

其实早在12月6日,印度就在看到巴基斯坦战败的定局后,就正式承认了东巴,即孟加拉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印度对孟加拉政府的正式承认,受到国内外的热烈欢迎,被印度人誉为“1947年以来印度的全盛时期。”

英迪拉·甘地也激动的表示,这是她执政以来最骄傲、最重大的决定。

印度承认东巴独立后,印度政府随即不再接受巴基斯坦框架下的任何政治方案。

相应的,巴基斯坦立刻断绝与印度的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1月10日,孟加拉国成立。

人民同盟领袖回到孟加拉国,并于次日宣布废除战时总统制,改姓议会民主政体,自任内阁总理。

1974年2月22日,巴基斯坦眼看大局已定,只能被迫承认孟加拉国的合法性,双方紧接着建交。

纵观巴基斯坦分裂的过程,以及印度的反应和对策。

不难看出,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分裂,整体上起到了促进和催化作用。

对于印度而言,巴基斯坦分裂意味着死对头实力的大幅削弱,战略意图完美实现。

然而令人想不通的是,素来以南亚霸主自居、对南亚一众小国虎视眈眈的印度,在孟加拉国独立后,却出奇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将其吞并,这究竟是为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不吞并孟加拉国

对比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实力,不难发现二者毫无对比性。

如果印度执意吞并孟加拉国,对方绝无反抗之力。

不过印度并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吞不掉,而是不想吞。

因为孟加拉国的情况,对于印度而言就是一个妥妥的烂摊子。

首先,孟加拉国常年登在全球最落后国家名单上,经济情况异常恶劣。

其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安徽省相差无几,但人口却高达1.6亿人,人口密度超过全球99%以上的国家。

尤其是首都达卡,人口数量至少在1000万以上,大街小巷到处是人的海洋,很多人只能居住在低矮简陋的木板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恶劣的人口与国土环境,注定了孟加拉国的经济很难崛起。

独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孟加拉国每年都需要联合国提供20亿美元以上的无偿援助,才能维系国家的运转。

直到现在,孟加拉国的经济还时刻面临崩溃。

2022年,孟加拉国就曾经历了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剧、价格飙升、外汇枯竭。

世界经济论坛普遍认为,孟加拉国在未来几年,将持续面临高通胀、高债务危机。

为走出危机,孟加拉国分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申请了45亿和10亿美元的贷款。

加上这两笔借款,孟加拉国已经凑齐了40个贷款计划,其中13个今年就要到期,总额超过32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落后、民众贫困的背景下,混乱的社会秩序油然而生。

由于人口众多、国土狭小,三轮车成为孟加拉国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秩序的混乱可想而知。

在混乱的大街小巷,几乎找不到任何一辆没有剐蹭的车辆。

民众们在往来行驶中出现碰撞后,也都会十分默契的各自离开,继续行驶,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

可尽管这样,孟加拉国警察部门面临的压力却不小。

因为,他们要到处驱赶乞讨的民众。

当然,恐怖主义袭击和社会动荡,在这里也常常见到。

每年发生在街头的暴力袭击事件,不下上百起。

流血事件的背后,有宗教因素,有恐怖主义因素,也有政治对抗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孟加拉国迎来大选,总会一波三折,面临种种困境。

以2014年大选为例,执政党人民联盟拿到300个议会席位的234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然而,这个结果却遭到国内外的质疑,因为其中127席是因为反对党抵制参加大选,人民联盟没有竞争对手而直接获得。

因此当大选结果公布后,孟加拉国随即掀起政治冲突,反对派组织了大量示威游行,双方一度爆发流血事件。

而这种情况,在孟加拉国早已屡见不鲜。

总体看来,孟加拉国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社会压力巨大、各领域动荡不断的国家。

印度许多地区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印度政府自然十分清楚这种局面的治理难度。

所以不难推测,印度或许根本没有吞并孟加拉国的念头和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印度人绞尽脑汁的分裂和撺掇下,巴基斯坦终究还是被一分为二。

然而,本想坐收渔翁之利的印度人,却在战后面临着一个尴尬情况。

从领土上看,随着印度将锡金并入领土,印度已经完成对孟加拉国的包围,将其吞并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无奈的是,孟加拉国并不是一块肥肉。

一旦吞入腹中,还有可能成为印度的负担。

于是乎,印巴孟三国并立的局面,就这样延续了半个世纪。

参考资料

  1. 王慧智. 孟加拉-印度边界争端及处置问题研究(1974-2015)[D].吉林大学,2022.DOI:10.27162

  2. [1]姚远梅.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裂[D].郑州大学,2004.

  3. 丁丽兴,Utpala Rahman.罗兴亚难民:孟加拉国的安全困境[J].南亚研究,2010(04):124-133.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