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想要聪明,除了勤学苦练,可能吃对了也是一个秘诀!最近有一项大规模研究关于饮食和大脑健康的发现引发了热议——均衡饮食模式的老年人,在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比其他饮食类型更出色的水平。这难道意味着我们可以"吃"出更好的大脑了?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项发表在《自然心理健康》杂志的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的18万多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数据,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参与者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喜食"类型:无淀粉型、素食型、高蛋白低纤维型和均衡型。通过多种神经影像学、行为学、生化和遗传学分析手段,他们对这四类人群在大脑健康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和评估。最终结果令人惊讶——均衡型饮食老年人不仅在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测试中表现最佳,在基因、大脑结构和生物标志物层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

理论归理论,到底什么是均衡饮食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老王是一位73岁的退休老人,生活作风规律,每天习惯于多种类型均衡饮食:

早餐:全麦面包、鸡蛋、酸奶和蔬菜沙拉

午餐:鱼肉、意面、豆类和蔬菜

晚餐:肉类、米饭、豆制品和水果

除此之外,老王每周2-3次适量饮酒,保持充足的运动。多年如一日的饮食结构,使他不仅身体健康,在大脑方面也保持着非常出色的水准。相比之下,他的一些朋友长期偏食高热量、高盐、高糖等不太健康的食物,常常感到体力不支、健忘等问题困扰。

这不难发现,均衡营养和合理膳食结构是关键所在。约翰每日三餐都包含了适量的蛋白质、复合碳水化合物、健康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人体的基本需求,还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大脑健康:

1.改善代谢和降低炎症

2.调节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水平

3.影响大脑结构和神经通路

4.减缓大脑老化和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发现支持了均衡饮食与更佳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虽然暂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但结果强有力地暗示了生活方式调整的巨大潜力。通过早期的教育干预,人们可以学会健康的饮食模式,从而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获益。"

当然,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实际食物摄入量的记录、样本选择可能存在偏差、心理健康评估的简单化、某些关键营养成分的遗漏等。不过即便如此,其积极吁请大众关注均衡饮食与大脑健康关联的核心发现,仍极具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综合来看,这项大规模研究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在追求智力发展的道路上,合理均衡的饮食模式或许能为我们的大脑健康注入新的活力!当然,保持适度运动、良好睡眠等其他健康生活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让我们从小培养好习惯吧,给大脑一个长足发展的机会。未来,相信医学界还会在这一领域持续深入探索,为人类智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好消息。

参考文献:Associations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brain health from behavioral, neuroimaging,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Zhang, R. et al., Nature Mental Health (2024), DOI: 10.1038/s44220-024-00226-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