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徐达,作为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其功勋和地位不可谓不高。徐达病逝后,被朝廷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其身后事也是备极荣哀。

按照常人的理解,既然徐达受到朝廷如此厚待,他的子孙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次子徐增寿,最终竟被皇帝直接斩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开国六王之首

明太祖朱元璋在群臣的再三请奏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要取代元朝并非易事,朱元璋能够最终建立大明,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身边一群骁勇善战的开国功臣。

这些人不仅勇猛无畏,更具有出谋划策的谋略才能,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心腹大将。为了嘉奖这些功勋卓著的将领,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大封开国功臣,并在一些人去世后追封为王。在明朝初期被追封为异姓王的仅有六人,被称为"开国六王"

其中以徐达最为显赫,被视为开国六王之首。徐达不仅勇猛善战,更有出谋划策的谋略,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大将之一。即便是太祖的外甥李文忠,在徐达面前也要礼让三分,可见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作为开国功臣中的佼佼者,徐达享有无上的荣耀,他的家族也因此在明初权势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达的功勋

徐达自太祖朱元璋创业之初便效力于他,屡立战功。1355年,徐达率领所部上万人投奔朱元璋,随后跟随太祖一路征战,攻克了太平、集庆、镇江等地。每一次战役,徐达都是冲锋陷阵在前,立下赫赫战功。

1367年,徐达更是活捉了陈友定,为朱元璋扫清了一大障碍。洪武元年,徐达又跟随大将徐达西征。洪武三年,朱元璋嘉许徐达的功劳,封他为中山侯。之后,徐达又跟随徐达北伐,功勋彪炳,被追封为信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徐达是太祖身边最得力的将领,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朱元璋也深知徐达的功劳,不仅重用他的长子徐辉祖,更是将幼子徐增寿选为勋卫带刀侍从,亲随其侍。

徐达的三个女儿更是被朱元璋选为儿媳。徐氏家族可谓是当时最强大的异姓家族,其权势之盛足以令其他家族望尘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增寿的成长

徐增寿是徐达继妻所生的幼子,自幼就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徐达不仅要求徐增寿熟读经史,还要练习骑射功夫。作为一名将门之后,徐增寿自然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以备将来立功建业之需。

徐增寿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一名文武全才。他不仅熟读儒家经典,对古今兴亡有着深刻的见解,更是骑射无双,在军事上颇有建树。朱元璋赏识徐增寿的才能,亲自为他取名"增寿",并选他为带刀侍从,随侍在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徐增寿的仕途一路青云直上。洪武二十三年,他奉命随大军北伐,立下战功;洪武二十六年,他被授予都督府都督佥事一职,掌管整个大明王朝五分之一的兵权。到了洪武二十九年,徐增寿更是被擢升为正一品的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可谓名副其实的位极人臣。

徐增寿虽然地位显赫,但他从不骄纵。他在自己的屋子里摆满了书籍,经常请贤士来家中讨论古今成败,孜孜不倦于读书识理。看似一切都那么美好,谁曾料到,徐增寿的命运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允炆的忌惮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封为皇太孙,意欲传位于他。然而,朱允炆自小就被父亲朱标宠爱过度,性格孤僻多疑,对身边的人都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戒心。

登基后,他对诸位藩王更是忌惮不已,尤其是实力最雄厚的燕王朱棣。在一些亲信大臣如齐泰、黄子澄的怂恿下,朱允炆开始密谋削藩,先将与燕王关系密切的藩王削掉,然后再削燕王。

很快,周王、湘王、代王等五位藩王便被贬为庶人,朱棣的藩地北平也受到严密监视,两卫被调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朱棣别无选择,只能起兵靖难,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最信任的将领有两人:徐达长子徐辉祖和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徐辉祖不仅熟读经史,而且能上战场杀敌立功,是文武双全之人。相比之下,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丝毫没有其父李文忠的智勇双全,在实战中屡次失利。

徐辉祖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即便朱棣已经兵临南京城下,他仍坚持抵抗。然而,单凭徐辉祖一人之力已无法挽回大势。最终,在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的背叛下,朱棣得以进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增寿的背叛

与忠于建文帝的兄长徐辉祖不同,徐增寿却选择了背叛。建文帝登基后,曾问徐增寿燕王是否会造反。作为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自然是最清楚朱棣的想法的。

然而,出于私心,他却为姐夫朱棣遮掩,断言燕王不会反。徐增寿的这番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文帝对燕王是否会造反的判断。后来,朱棣装病不出,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前往南京祭奠。

徐辉祖上密奏,建议建文帝将燕王次子朱高煦留在南京。然而,徐增寿却劝说建文帝将燕王三子放回,结果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救了父亲朱棣的命,为朱棣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难之役开始后,徐增寿更是暗中向朱棣透露建文帝的军情,为朱棣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建文四年,朱棣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徐增寿更是派人与朱棣联系,要做内应迎接燕王进城。

建文帝大怒,质问徐增寿为何如此大逆不道,但徐增寿无言以对。他背叛建文帝,全然是出于私心,想在朱棣登基后获得更高的封赏。然而,徐增寿的这番算计注定是失败的。

最终,建文帝虽然将徐增寿囚禁,但无法改变大势。在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的背叛下,朱棣得以进城。失望之余,建文帝一把火烧了皇宫,并亲自斩杀了徐增寿。徐增寿的一生可谓是戏剧性十足,从被朱元璋赏识,到背叛建文帝,最后被建文帝亲手斩杀,命运的无常让他备受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的追封

得知徐增寿被杀的消息,朱棣感到万分痛惜。对他而言,失去的不仅是小舅子,更是一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登基后,朱棣将徐增寿追封为武阳侯,这是他第一个追封的功臣,可见徐增寿对朱棣的重要性。

永乐二年,朱棣更是加授徐增寿为定国公,子孙可以世袭,年俸两千五百石。从此,徐氏家族在大明王朝拥有了两个世袭的公爵爵位:徐辉祖一脉世袭魏国公,徐增寿一脉则世袭定国公。

两个公爵爵位的设立,将徐氏家族的地位和荣耀推向了顶峰。徐达功高无比,其子孙后代也因此享有无上的荣耀,成为明朝最显赫的异姓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徐氏兄弟二人的命运迥然不同,一个被追封为王,一个被斩于刀下。然而,他们的选择却使徐氏家族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个家族,两条道路,同归于尽的是对明朝的忠诚与贡献。

这或许就是命运的无常吧,谁也无法预料。徐增寿本可以像兄长那样忠于建文帝,最终获得荣耀;但他却贪图私利,最终遭到了可悲的下场。

相比之下,徐辉祖虽然被囚禁,但他的忠诚和坚贞却为徐氏家族赢得了无上的荣耀。两兄弟的命运折射出了人生的无常,也昭示着忠诚和奉献才是通向荣耀之路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