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在朝廷遭到了以王安石为首的"通变派"的排挤,甚至诬告中伤。

宋神宗始终支持变法,苏轼不得不自请外任。

宋神宗熙宁四年冬天,苏轼携眷到杭州就任通判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了人间天堂,面对西湖美景,苏轼大笔一挥,写诗一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坡此诗,为西湖添了神韵。从此以后,再游西湖,你会觉得,那山水仿佛有了生命,正在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你。

西湖何其幸也,能得如此知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岂只是西湖,更幸运的是杭州人,他们有了一个断案如神的法官(通判),无论多么复杂的案件,在他手中都会迎刃而解。

并且,在审案过程中,苏轼会把自己的诗,书,画等才艺融入其中,杭州人有幸领略一代文豪的风采!

一,画扇断案众欢喜

这个案子是常见的民间借贷诉讼,原告是个大绸缎商,被告是个做扇子的小个体户。

原告称被告向他借了价值两万铜钱的绸缎,用来做扇子,现期限已过,却迟迟没有付货款。原告请求判官主持公道,追回货款。

而被告陈述,其父刚去世,办丧事用了一大笔钱,又因办丧事错过了扇子的销售旺季,加之阴雨连绵,因此扇子滞销,造成了他无力偿还货款。

双方陈述完毕,说的都是实情。原告追回货款,合情合理;被告拖欠货款,情由可悯。如果强制其还钱,定会逼得他家破人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坡在情与法之间犯难了,忽然脑中灵光一现,他命做扇子的人回家取二十把扇子来。

很快,扇子拿来了。苏轼提笔在扇子上勾画起来,片刻之间,二十把扇子都留下了他的墨迹。

他将扇子交给被告,叫他拿去卖,每把不低于一千钱,卖的钱用来还欠款。

周围旁听的群众早对东坡佩服万分,人们纷纷围拢抢购扇子。转眼之间,二十把扇子被一抢而空。许多人因没有抢到的还捶胸顿足呢,可见,杭州人民对东坡是多么的崇拜!

被告拿了钱,当场还给了绸缎商,判官圆满结案,原告,被告,判官和群众都很满意这个结果,造成四方共赢,十分和谐。

画扇断案的故事流传开了,当地的人也学起来,这便形成了有特色的"杭扇",既可取凉,又可观赏,深受大众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二,小调判决僧服气

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名叫了然,喜欢寻花问柳。

后来,他迷上了一妓女,名叫秀奴。为了见她,了然把钱都花光了。没有了钱,秀奴也不再见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晚上,了然喝得酩酊大醉,又去找秀奴,结果吃了闭门羹。

酒壮人胆,大怒的和尚硬闯了进去,痛打秀奴一阵,还不解恨,竟把她杀死了。

这和尚对秀奴感情极深,他的胳膊上还刺了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相思苦。

苏轼判决时,想起了这副对联,于是把判决辞写成了下面的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一曲小调,写尽了和尚的相思无奈,道出了和尚的心里话,让和尚情愿伏法,安心而去。

和尚被斩首,这个小调儿却流传下来。

三,对待娼妓因人异

东坡喜爱西湖,他别出心裁地把办公桌都搬到了西湖边上。在西湖的蒙蒙细雨中审理案件,这和风细雨多少也滋润了原被告双方的焦躁心情吧,恐怕古今只有东坡一位法官能如此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坡在西湖边上的法庭,也偶尔会有妓女光顾。

宋朝的妓女都有统一的编制,要想从良,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脱籍。有的妓女见东坡慈悲善良,便来向他请求脱籍。

有个名为"九尾野狐"的歌伎率先提出申请。她说自己年龄大了,不再适干这一行了,请求脱籍去过平静的生活。东坡同情她风尘辛苦,便同意了她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尾野狐的成功,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别人也趁机提出脱籍,但有的人正值妙龄,而且身为花魁,是人人慕名的名妓。因此,东坡没有批准这类人,而是让她们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专长。

西湖边上的判官苏东坡,既循法而又多情,不为成规所束缚,潇洒自如,将自己的才艺融入审判之中,让其杭州通判生涯光彩照人,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