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苏轼是个独行侠,你首先想到的会是那个佐证?

我估计啊,跳到诸君脑海里的,会是这一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题写得很明白,“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当时他哼着小曲,漫步在净无泥的松间沙路上,孤独里是何等的惬意啊。

不过,今日要说的,却是他的“独来”体。

苏轼独来体,以《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为代表: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独自一个人来,这不是独行狭是什么呢?

此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通判杭州之时,从此之后,大苏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人生里,有人陪着玩的时候固然居多,但没人陪的时候,他的脚步或者心灵,也是经常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4年后,他在《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其二》中写到:

西湖三载与君同,马入尘埃鹤入笼。

东海独来看出日,石桥先去踏长虹。

此时,已经身在密州的苏轼,看到朋友所寄的江南风物图,不由得想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自古繁华的钱塘,可不是偏远的东武之地所能比拟。

然则,也是从这首诗里,我们能够看到,尽管那时游山玩水,生活无忧,但苏轼偶尔,也还是会孤单的——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突然之间,心情就不好了,就不想做事了,就想躺平了——人之情绪,正如苏轼独对东海日出时的潮起潮落。

乌台诗案,逃得一死,被贬黄州的苏轼,突然发现一株很西蜀常见,本地百姓却不知其珍贵的海棠花,欣喜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情: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为何独来?

因为只能独来。

一棵孤独的树,一个孤独的人,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只有独人对独树,才是此时的曲风。

不过,在黄州,苏轼还是交到了很多当地朋友,也得到太守徐君猷的特殊照料。两个惺惺相惜,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没过几年,老徐去世,苏轼带泪提笔,写下挽词: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从涕,尽是当年不忍欺。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孔明周瑜,曹操刘备,他们都是大历史里的英雄。但老徐,虽然官至太守,终是小时代里按部就班的读书人。然,他的情谊,是使苏轼能够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力量支撑。

杨柳依依,故人难留,独自绕得在柳树之间,苏轼眼前浮现的,都是老徐给过的温暖。

写作此诗之后半年,苏轼离黄州赴汝州,一路游历,那天,细雨微风中慢慢踱到了杨州邵伯镇梵行寺,替寺中山茶留下名篇: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生而为人,似乎没有不喜欢热闹的,但人生哪里又能天天如此呢?于是,在孤独中沉淀人生的意义,于喧嚣外看淡寂寞甚至是落寞,在静默中寻觅心灵的寄托,于纷繁世界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能如此者,也可算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