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与之更新换代,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在大部分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方式的变迁也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他们熟练地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接触到的观念更为先进。

这就需要父母更加开明,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般来说,开明的家长会教育出更优异的孩子,这个优异并不单纯指他们学习优异,而是三观正,各方面品质都健康发展,有健康身心,有责任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现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很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产生一些所谓的“边界感”,这不就有一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女大学生买了一箱矿泉水,被父母喝得只剩了六瓶,她发文吐槽称父母没有边界感。

这个话题在当时引起了大众的热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喝了我的矿泉水

一则求助网友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发帖人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大三女生。

这个女生发布了这样一个帖子,她称自己是来自偏远地区的一个大三女生,以前自己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够走出这个地方,并且她也坚信自己一定会走出去,再也不回来。

从文中可见这个女生的家乡应该是比较贫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中女孩还称因为自己觉得家里的井水有一股怪味,所以在放假回家之前,特地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箱矿泉水。

想着回家的时候就可以不喝井水,但是没想到矿泉水被父母喝得只剩了六瓶。

最后她将自己吐槽重点落在了吐槽自己父母没有边界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女孩儿略带娇嗔的发文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这个女孩儿发文的初衷,可能是想要得到大家的怜悯和抚慰。

略带抱怨的语气也体现出她对父母的不满,但是这个帖子并没有如她所愿,反而得到了大家对她的讥讽和嘲笑

大部分网友的观点都是一致的,父母辛辛苦苦地供你上学,把你养育成人,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到了他们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反过头来却嫌弃他们,吐槽他们,你的这种做法实在是令父母非常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女孩儿又解释称,自己并不是不舍得让父母喝矿泉水,只是觉得父母喝水前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她对这种行为表示非常的无语。

这个女孩儿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越黑,网友们又纷纷嘲讽她的解释,父母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你的同意吗?

再说你的钱也是父母给的,你用父母给的零花钱买了一箱水,父母连喝的权利都没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更有网友大胆猜测道,可能父母是下地回来,很累很热,所以便顺手拿起箱子里的矿泉水喝了起来。

他们在喝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想着这是女儿给自己买的,因此觉得这个水更甜了。

但是没想到,女儿却十分嫌弃他们这种行为,还把他们这种行为曝光在了网络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真的让父母知道了女儿的真心想法,不知道父母会不会觉得很难过。

这件事情在网上持续发酵,网络上充斥着对女孩儿的骂声。

女孩儿不堪重负,后来又发文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并且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想清楚了这件事,也不再怪罪父母,只想强大自己,让自己赶快脱离这个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的补充发文更是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和批评,网友们认为做人不能忘本。

人群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也都是来自小地方,但是从来没有嫌弃过父母,嫌弃过家乡,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对家乡怀着的是满满的敬意,对父母更是满满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发文的这席话可以看出,这个女孩儿在家里肯定是备受宠爱。

以至于她无法无天,觉得父母对她做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还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觉得自己和父母已经不是一类人,甚至有点儿看不起父母的意思。

网友们在可怜父母的同时,也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女孩儿这个样子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溺爱孩子等于害自己

网友们在剖析深层次这个女孩的心理状况,以及造成女孩这种想法的深层次原因,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对女儿的教育。

其实这个女儿所反映的正是底层大众的孩子到外界见了更大世面后应该产生的真实心理。

对于很多从小山村里走出的孩子而言,他们小的时候没有享受过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父母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们,但是这些东西与五光十色的大城市的物质产品相比,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这类孩子一旦走出原生家庭和家乡,到外界见识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心理。

虽然他们根本不属于这个大城市,但是他们认为现在的自己早已不属于以前的小乡村。

对小乡村的一切都会有一种鄙夷之心,其中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有一个通俗的表现就是回到家后,他们会看不惯家里的一切,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比不上大城市,甚至还总是说父母没见识、没文化。

吐槽自己的父母张口闭口都是我在学校的时候怎么样,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学校的那段经历才是最精彩的经历。

总是觉得现在的自己与整个小山村的氛围是不相符的,认为自己有一天一定会走出去,甚至都不会再回自己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心理的主导下他们很容易便妄自菲薄,也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心里有万千个想法,但由于能力的限制,他们无法实现,甚至可能会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最终碌碌无为。

当然也有个例,有的人他虽然来自小山村,他也知道自己和大城市同学们的差距,但是他从不轻视自己,反而尽力的弥补这种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学时努力地参加活动,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等到大学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踏实工作,赚钱养活自己。

进而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让他们也见识见识这个更大的世界。

甚至对于更有能力的人,他们会选择造福父母,造福自己整个家乡,让整个家乡的乡亲们也能出来看看这个更大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和教诲,就像这个女孩一样,她能产生这种轻视父母、吐槽父母的想法,也是因为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爱。

她知道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的责怪自己,离开自己,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吐槽父母,甚至是伤害父母,不顾父母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看这个女孩的发文可以看出,这个女孩在家里应该是备受宠爱的,尽管生活条件不是特别的好,但父母应该也是把自己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女孩。

可能是对这个女孩的过分溺爱,导致这个女孩不知轻重,不知感恩,也就是俗话说的白眼狼。

这样的人只有在社会上历经了社会的磨砺和毒打之后,才可能有一丝丝的悔改之心,或者是当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相似的经历才会让他们清醒,让他们幡然醒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说溺爱孩子等于害自己,对于每一对父母而言,对自己孩子都是极尽宠爱的,尤其对母亲而言,十月怀胎的这种经历是谁也无法替代的。

所以孩子生下来,爱孩子,宠孩子是必然的。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告诉孩子是非,要让孩子有担当,有作为,而不是一贯的去帮助孩子铲平未来发展的一切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让孩子学会脱离拐杖,独立行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很多父母想让孩子依偎在自己身边,永远做自己的菟丝花,但是一旦我们老去,孩子失去了拐杖,他的后半生该怎么走?

所以如果真的爱孩子,那么就一定要对他施予正确的教育。

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自主思想的人,这样他的后半生才会过得精彩、有价值、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界感问题

其实在这个女孩的发文中,除了她对父母的态度备受关注之外,还有边界感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边界感这个词近年来越来越流行,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人与人交往的各个场景。

不仅包括父母与子女,同时也包括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多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到底边界感是什么呢?人民日报曾经给出过一个定义,所谓的边界感,也就是指对界限的判定和重视程度

也就是说,在各种关系中,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把尺,对于亲情、爱情、友情这些关系。

在每一种关系中,这把尺子都应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亲疏远近都应该在这个边界感中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把边界感这个词挂在嘴边的是大学中学生和大学生这类人。

他们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并且熟知网络,由于正处于三观形成期,他们对于网络的很多热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很容易就受到网上各种思想的鼓吹,像边界感这个词,他们本身可能并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只是觉得这个词用起来很酷,所以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用这个词来形容亲情、友情、爱情,一切情感。

甚至有的时候,他们对于父母的关爱会理解成一种烦扰,认为父母对自己太没有边界感,不懂得尊重自己的隐私。

在现在的很多文章中,常常会把边界感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冷漠感这些词联系到一。

边界感不等于冷漠感,也不等同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对于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并不明确边界感的意思,很容易就把边界感和冷漠感甚至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混为一谈,导致最后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毫无人情味的利己主义者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的引导和监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接触网络,但是网络上的一些思想和热词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要把这些热词做好充分的解释,像学校的思政课就担负着重要的职责。

对于家长而言,也需要与时俱进去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话题,给予学生们正确的解答,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

同时对于网络监管部门而言,一定要做好这些词的筛查和准入,防止一些不良信息在网上蔓延,对导致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