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公司在花山开始投放共享单车,这是花山人期盼了很久之后,第一家进驻花山的共享单车运营公司,但是这样的投放区域,并不能让所有花山人满意和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地图显示,美团在花山的投放区域主要是以花山河北岸+春和路为界线,基本覆盖了严西湖板块,以及花山河北岸的板块,但是,花山人口最多的花城家园板块却游离在外,那么,美团单车为何会忽视花城家园和花山南岸板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花山的人口分布中,目前还建房板块的花城家园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其次是严西湖板块,花山郡+万科+亿达+纽宾凯+绿城+碧桂园是严西湖板块的主力军,不过碧桂园在严西湖板块有大量的洋房和别墅,而且空置率很高,花城大道靠北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更大更多一些。

由于严西湖板块开发最早,因此严西湖板块最成熟,花山河板块,除了碧桂园左岸的高入住率独木难支,交投华园和花山花锦由于出行非常不便,导致入住率不高,又形成了花山河的世外桃源,目前严东湖板块,只有还建房的白羊佳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美团投放的区域,主要从消费场景所拟定,一般共享单车分为两种使用场景,一种是工作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通勤距离,第二种是解决春秋两季周末的游玩需求属性,比如周末去东湖绿道骑行,此时东湖绿道的共享单车一车难求。

在武汉城区所有投放区域的地段,基本都有共性:地铁口、商圈、写字楼,这些地区都是使用共享单车的刚需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口:解决了去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骑行问题(有些写字楼或者产业园不一定在地铁口)

写字楼:使用共享单车的终点,构筑共享单车的使用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圈:一般商圈附近都会有写字楼,由于部分商圈是步行街形式,特别是步行街的长度促使到地铁口很远的情况下,共享单车的应用场景便成为刚需。

武汉是一座商业资源、交通资源、产业资源过分高度集中的城市,会促使写字楼、商圈附近的上下班高峰期会非常拥堵,远远超过了交通设计时所能承受的符合,这更为共享单车的使用提供便利,因此共享单车的运营商投放也会非常两极分化,在某些地区共享单车投放成灾,在很多需要共享单车的地方,基本看不到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投放的区域无不是人流量巨大,车流量居多,产业园密布,商业高度发达的区域。

那么,共享单车投入到花山的逻辑是什么呢?

从目前来看,只遵循了两点,分别是地铁口、产业园,忽略了商业、人流

从美团划分的运营区域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地铁花山新城和花山河两站都覆盖到了

2软件新城所有的区域全部覆盖到了

地铁花山新城和花山河两站代表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起点,软件新城的产业园代表了出行的终点,反之也成立。

美团的投放区域中,不包含花山河南岸的小区(联投青年城、武汉玺园、联投光谷瑞园)、也不包含花山河靠近四环的小区(花山花锦、交投华园)、更不包含广大的花城家园板块。

那么,美团为何不考虑这些板块呢?

花山河南岸的三大小区中,价值含量最大的是联投青年城,联投青年城作为公租房,前往地铁的出行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有从联投青年城到花山河地铁口的定制运营公交,美团没有考虑花山河南岸的最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1花山河的三座桥梁未来建设,会促使共享单车的通勤道路受阻,必须绕行花山大道,不利于共享单车的骑行,2花山河南岸整体的入住率不佳,商业价值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山河靠四环,以及四环外的白羊佳苑,更多的是到地铁口的道路目前是断头路,诸多道路在施工中,不利于运营,人民医院和花山河商业还没有建成运营,不具备开通和运营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花山的花城家园人流量大,人口众多,有诸多底商,是花山最有生活气息的区域,为何花城家园板块不划为投放区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花城家园到两大地铁站的主要道路是立琮路,立琮路和大长山路这一段有高架桥,高架桥下有两股铁轨,高架桥上是双向四车道,两侧的人行道有大量管道,以及两侧的人行道坑坑洼洼,不利于骑行,也不利于步行,如果使用共享单车容易与机动车发生事故,不利于运营,而且这座高架桥是一座非常堵的坡度,也不利于骑行。

花城家园板块人口虽然众多,平时的工作日,年轻人都出去上班,更多的是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需求和使用频率不高,更为重要的是花城家园本来是坐落在山上,有些小区的坡度极大,容易出现事故,而且花福路两侧停满了车,人行道有大量中老年人,不利于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最终要解决的是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骑行,而这样的使用场景在花城家园并不存在,这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区域,美团并没有划为骑行区。

在软件新城以及花山的两大地铁口,美团虽然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但是这些共享单车都是一些很老的款式,看得出对花山的市场并不十分认可。

那么,共享单车在花山的未来会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决于两点,来花山软件新城上班的人,出行通勤会使用地铁作为通勤工具的基数和频率,由于软件新城很僻远,软件新城定制了很多地方来花山的大巴车在上下班时间运营。

以及花山居民去其他地区乘坐地铁的频率和人口基数,在花山上班的年轻人,主要是以光谷东、光谷、徐东三个区域居多,花山19号线能到达的这些区域,无不显示着成本高,需要换乘,等车的时间长。

从这种角度而言,花山居民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需求和频率,肯定不如市区那么大,而且花山偏远的地区在共享单车还没有投放之前,已经有很多其他成熟的方案,虽然这些方案没有覆盖到全部,近期公交集团的定制公交也想来分一杯羹造成了交通极其不便利的花山,短时间有非常多出行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另一种角度而言,花山软件新城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软件类型、医药类型、跟联投相关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属于高薪行业,基本能做到一部分人完全可以通过自驾解决,主要是软件新城的招商和运营不那么接地气,这又制约了花山交通的发展。

对于花山人而言,有总比没有好,在没有的时候,共享单车一直被花山人心心念,当然现在有,不代表未来会一直有,运营公司也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一直不盈利,也有可能再度退出花山市场,共享单车更多的是平民出行的烟火气,愿花山有更多的烟火气,来让花山更加便利,花山的配套更加齐全,从而促使在花山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