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白菜是北方的大路菜品,每到上市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储存很多。我小时的时候才几分钱一斤,现在也不过两、三毛钱。
现在很多专家都沾沾自喜的,认为西方很重要的东西被我们搞成了就会变成白菜价。难道白菜价真的好吗
一分价钱一分货,物以稀为贵。在商还是要言商的。成本可以降,这样的降价会让人接受不了,路边卖东西,如果你敢降价,同行肯定跟你开干,难道有谁没有见过因为这个打架的吗?所以,我觉得也不算什么好事情啊!
中央电视台在采访宗庆后的时候,宗庆后专门就说过互联网烧钱买流量的操作手段, 10块钱买过来的东西,7块钱去卖,卖的价格比成本还低,然后把人都收拢到一起以后,再涨价去垄断获利,这个就是破坏竞争环境,是不正当竞争。
海尔的董事长张瑞敏谈到电商经济下的价格竞争以后也说了,现在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找不到路了,电商平台在消灭名牌,这里面就是价格战,没有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大家都拼着命降价的时候,你觉得谁最痛苦呢?实体经济肯定捞不到什么好处,难道消费者就一定能够捞到好处吗?无疑,消费者肯定可以从低价中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商家是无利不起早,抖音上不是经常晒出来一些视频,一两块钱买到手的东西都是玩具性的,很小的东西,比如手掌洗衣机等等,纯粹是逗你玩,没有任何功用。
这种现象大量的涌现是好事情吗?符合商业逻辑吗?这才是应该深思的问题啊。
我们大家现在出门都要坐动车、高铁,你知道现在的中国中车是由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过来的吗?
2000年的时候,为了促进效益增长,对一些大型国企垄断行业进行了分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就是这样。
有一个案例是两家车企跑到南美阿根廷去竞争同一家铁路项目,一家比一家狠的价格低,北车报价10亿美元,南车报价7亿美元!你觉得有这样的亲兄弟来竞争赚钱的?
最后,在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南车股份公司和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了,组建了新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目的就是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
引以为傲的盾构机更是如此。在1997年的时候,我国准备修建西康铁路从德国进口两台盾构机,德国人狮子大开口卖到7.6亿元一台,结果,后来我们造成盾构机以后,现在市面上3,000万元一台。
不过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家盾构机厂吗?
据我从网上查到的资料,生产盾构机以及配件的企业,全国已经有1700多家!老厉害了吧。
排到前几名的是中国北方重工、中国中铁装备、中国铁建重工、中交天和、上海隧道工程公司和辽宁三山工业公司。
当我们的学术界一些头面人物包括大V纷纷沾沾自喜地用盾构机说事,做成了白菜价在网上进行炫耀的时候,2023年5月4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他们已经挖通了位于中印边境达旺到色拉山口的隧道,隧道全长2500多米,这条隧道高度达到5.5米,足以容纳重型坦克、装甲车和火炮等军事装备部署和通行,这使得印度在历史上首次具备了从本土快速向中印边境的达旺地区进行大量兵力和装备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你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惊心不惊心?我们的盾构机占领全球60%的市场份额了,谁知道印度在2020年的时候,从我们国家买入了8台盾构机,是哪一家公司卖给他的呢?生产盾构机的单位都是妥妥的大型国企!
你说这种白菜价为了赚一点钱都干的是什么事吗?为了赚一点钱,还有一点头脑没有?我都要气得吐血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把重要的产品甚至有可能是战略性设备卖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是不是等于把自己的刀交到对手手上,让别人主动来砍我们吗?
哪怕你把它卖到非洲、卖到南美洲也没有什么呀?拍板定案的这种领导是什么政治水平吗?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贸易向来都是讲究政治站位的,没有高屋建瓴的决策水平,看起来收到了一些钱,实际上是断了自己的后路,不仅给自己造成了被动,而且还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祸害!这种事不仅被国人不满意,有可能还被对手耻笑。
白菜价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比亚迪和特斯拉降价,人家是为了抢占市场,比亚迪的79,800元价格也就是1万美元而已,这种车价打遍世界无敌手,可以大量的向非洲、南美洲进行输出,在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让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的行车服务,不仅有利于巩固品牌的形象, 还可以拿价格和质量促进进一步的服务,市场就在那摆着,你不去占领特斯拉就要去占领。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目前合资车在国内的份额现在至少还有30%,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公开讲,要把合资车在国内的份额打到10%,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我插一个小插曲,我原来上班的公司为了和浙江的公司在一起进行竟争,我们老板亲自定价,产品不赚钱,按成本价卖给汽车厂,生生的顶了一年,把浙江那家供应商挤出去,然后我们成了唯一的供应商,我们在新的产品上稍微提高一点价格,就已经赚钱。因为那个按成本价销售的产品,虽然本身不赚钱。但是至少产品里边也已经承担了固定费用和工资。实际上也是降了其他产品的成本,我相信比亚迪降价不仅仅是考虑这个问题。
近期中国中车在保加利亚高铁项目竞标中,被欧盟从中作梗踢出了局,原因是中车报价太低,比保加利亚估算的成本低46.7%,比竞争对手西班牙机车车辆制造商的报价低47.5%,虽然这个项目里边有政治成分,但是超低的报价,很显然说明了白菜价的危害!
当我们沾沾自喜,把产品做成白菜价后,你知道外国人是怎么搞买卖的吗?
比亚迪秦plus卖7.98万一辆,一只香奈儿cf小号的包卖8.08万!你感到惊奇吗?而且在前几天,也就是3月27日,香奈儿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上调产品价格,普遍涨了5%。那有人肯定会说比亚迪竞争的车厂太多,其实,香奈儿奢侈品的竞争对手也不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有人把这两个产品的图片放在一起,说这就是和欧洲制造的区别。好像说我们把车已经做成了白菜价,但是人家就那一块皮缝制一个包,就超过了车的价格好多倍利润。当然这两种产品确实没有办法比较。但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商业定价的逻辑。
下面我再讲一个铁矿石涨价和内鬼的故事。
我们经常去买东西的时候,都有一个很传统的说法,量大从优,如果一个5块钱的话,那两个就9块钱了,卖家也会主动跟你说,你要的多我就给你便宜点。这不是定律吗?
但是你知道我们国家一年生产10亿吨钢,铁矿石用量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铁矿石价格却越来越高,正好跟我们日常的买卖说的规律是相反的。价格不是随着用量大便宜,而是用量越大,价格越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我国作为铁矿石的最大客户,我们消费了全球70%的铁矿石,同时也是澳大利亚铁矿石最大的买家,但是我们对价格却没有发言权, 这十几年里头国际矿业巨头通过操纵铁矿石价格至少坑了我们数万亿人民币。
原来给我们造成损失的是一个叫胡士泰的人!
胡士泰是北京大学毕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出国,先后入职澳大利亚的和莫利斯铁矿和世界知名的力拓矿业集团,并且在1997年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
后来这个姓胡的就任了力拓矿业的中国区贸易代表。这个家伙像日本人一样收集我们的各种信息,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小钢厂,去深度挖掘各种信息,包括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每吨钢的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等等核心商业机密,而且还拉我们国家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的总经理、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下了水,演绎了一出世界钢铁行业罕见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商业谍报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的结果导致我们国家的中钢协在接二连三的谈判中失败,最后不得不承受进口铁矿石价格的疯涨,自2003年以来,三大矿山接连四年把铁矿石价格抬高了18.6%、71.5%、19%和9.5%。更糟糕的是,在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三大矿山更对中国“痛下杀手”,据统计,当年的粉矿价格上涨了79.88%,块矿价格上涨了96.5%,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涨幅纪录。
三大矿山赚得盆满钵满,可与此同时却也造成了中国钢企白白多付7000亿的巨额损失。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这些钱竟相当于这些企业利润总和的两倍之多,也相当于澳洲GDP的10%。
各位看到这里,你明白外国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吗?人家是把做生意当成战争来打的!那像我们把白菜价往外送啊!你看到这些资料以后,你感觉可气不可气呢?
白菜价当然有白菜价的好。我们要能够确实了解到为什么会有白菜价?白菜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的白菜价是给谁的?对哪些人、哪些生意对象我们是不能给他白菜价的?这些都是围绕白菜价可以做的文章,实际上当我们形成白菜价以后,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形成白菜价的产品进行详细可行性的分析,形成一个体系化的模式,然后再商业化。
没有一套成熟的商业理论,那就只能打乱仗,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内卷、躺平化现象。当个人躺平了,感觉到内卷了,行业也感觉到内卷的时候,你的利润水平还能高到哪里去呢?
那你还能拿什么来改善员工待遇?拿什么资本来加强研发?又拿什么来进行发展呢?
我现在在拿我们的光伏电池板来说一说。英国《金融时报》称,在英国、德国、荷兰经常有人将太阳能电池板当做围栏,而不是安装在屋顶上,大家都知道电池板安装在屋顶上,肯定比当成围栏、栅栏会更加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那这些国家的居民为什么不选择更有效的方式,反而使用这种没有效的方式呢?结果该报纸给出最终的答案是我国生产的电子版太便宜了,你说是可笑呢?还是可气呢?我真的要把鼻子给气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来算一算,一块1平方米的标准单晶硅光伏组件的成本构成如下:
1. 硅片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40%,以当前市场价格估算约为200元人民币左右。
2. 封装材料成本:
前板钢化玻璃:约占总成本的10%,大约50元人民币。
EVA胶膜和背板:约占总成本的5%,约25元人民币。
3. 导电材料成本:银浆和铝框等,约占总成本的10%,约50元人民币。
4. 生产加工成本:包括人工、电力、化工辅料、设备折旧等,约占总成本的25%-30%,可能在125-150元人民币之间。
5. 研发与管理成本:虽然不直接对应到每块电池板上,这部分通常摊销后占总成本的5%-10%,约25-50元人民币。
因此,这块1平方米光伏电池板的总成本大致在575-675元人民币之间。
大家知道吗?市场上现在一平方电池板的价格大约是600元,如果成本控制的好的话,还可以赚25元,稍有不慎就会亏钱了!
我通过天眼查查了一下,我们国家一共有2288家生产光伏电池板的生产厂家,跟光伏配套的组件生产厂家有十几万家,不知道每一家公司都赚到钱了没有?
你说这种大家一起上的企业,最终能有个好?到底便宜了谁呢?这样的白菜价到底对谁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吗?
我们设立这么多的厂家来扶持这个产业的最终目的是干什么?是赚钱的?还是让电价便宜呢?或者说是去救济第三世界的贫困大众呢?
对于白菜价,我觉得对于内循环来说,实行白菜价没有任何问题,在我们国内进行循环,通过内部惨烈的竞争形成白菜价,只有对消费者、对老百姓有好处;对国家来讲,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培育出龙头企业,国家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最终的目的是要走出去去赚外国人的钱。而不是拿白菜价送给外国人,那样有什么意思呢?
外国人来我们国家赚钱可不是这样啊!麦当劳、肯德基,会越来越白菜价吗?百姓使用的合资产品,从洗发露到花露水再到香皂、洗衣粉哪一种不是越来越涨价,包括饮料,是不是啊!
产业的培育,产品的白菜价,应当是一种战略要求。
如果仅仅为了白菜价而白菜价,尤其是对外国人实行白菜价,即使去国外占领市场,你占领国外的市场,目的还不是为了赚钱吗?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一开始,就要设计目标 ,每一个阶段都要针对该行业的发展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考核,绝对不能再出现把盾构机卖给印度这种事情了,这个简直就是资敌了!
其实这么多年我们把各种行业的产品都做到了白菜价,输送到了全世界,实际上是帮助西方人消除了通胀,变相的支持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等于直接是支持了他们西方的经济发展。当然我是一介小老百姓,吃不透国家的大政方针,但是我眼见着生产线上的员工确实是很辛苦的,一天11个小时下来能拿到四五千块钱,五六千块钱都很不错了,这种工资水平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也是很难得,因为他们在老家是拿不到这种工资水平的。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不能一直这样进展下去呀。
假如我们把白菜价的产品给工人多发10%的工资。这10%是不是留在了国内?员工拿到多出来的10%的工资,无论他消费什么,是不是增加了国内的消费循环?促进了生产,消化了过剩的产能呢?经济学家怎么不研究一下工资含量这个劳动力指标呢?
如果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给员工多加10%的话,国家能不能从基础供应的公共资源性产品多提高10%的价格,比方说电价、气价、油价等等;这些产品国家完全可以控制,把价格提高以后,这些产品绝对在销售的时候会把价格提上去,尤其是在出口的时候。然后国家把提高的这一部分产品价格转移到社保上面去或者养老金上面去不是更好吗?
各位说我讲的有道理吗?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就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