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温岭黄金海岸跑山赛,向付召以9秒之差输给了尼泊尔选手萨萨,获得了70公里组女子亚军。

口述|向付召

整理|徐凡

编辑|默默

视频|见山

向付召复出后的第一站是3月31日的温岭黄金海岸跑山赛,接下来她将迎来10天3赛的背靠背赛程:4月13日(周六)TNF莫干山越野赛;14日(周日)可隆东海云顶跑山赛;20日(周六)云丘山越野赛by UTMB。

伤愈复出就如此密集参赛,为什么?向付召的回答是,以赛代练,刷跑量,为冲击6月底的美国“西部100”作准备。

在温岭,向付召以9秒之差输给了尼泊尔选手萨萨,获得了70公里组女子亚军。在如此长距离的越野跑赛道上,冠亚军成绩仅相差九秒,是极为罕见的。几天后在莫干山接受TR100采访时,向付召悟出了复出首战“惜败”的积极一面。她说:“现在,我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可能,如果我伤后复出第一站就轻松夺冠,我可能就会沉浸于夺冠的喜悦,而没有去找更多的问题。”

向付召习惯于赛后复盘,找到问题,不断提升自己。温岭跑山赛结束后的一周里,她都在不断思考,全程七个多小时交替领先的漫长追逐中,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决定性的9秒之差?

以下是向付召面对镜头的讲述,作者进行整理。

这次比赛是我2023年12月泰国UTMB受伤后的第一场赛事。泰国受伤后,医院给我的诊断是脚踝三级扭伤,我花了整一个月才恢复到能正常走路,然后开始恢复训练。这段时间,教练Jason Koop给我的训练目标是以堆跑量为主。

赛前三天,我才知道萨萨要来参赛,我研究了一下她的背景,主要是通过ITRA和UTMB积分榜。如果没跟她跑过的话,尤其是国外选手,这个积分榜是观察对手的一个标准。精英选手之间相互都有研究,她也会研究我的。

我看到她UTMB50公里组的积分比我高20分,速度显然比我快很多;她获得UTMB100公里组亚军那年,我们都为她欢呼;去年香港大屿山越野赛上,她跑50公里组,我跑168公里组,在赛道上遇到她时,我就知道她下坡也是非常强的。

另外,每个人在不同赛场上的状态不一样,这要在赛道上观察。

比赛开始后,前面两个CP点,我都跑在前面,她一直跟在我后面,我都能听到她的呼吸声。实际上,长时间不被甩开,需要后面追赶者意志力足够坚定。我感觉她也一直在观察我,知道我的长短处。

这次,是棋逢对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她在前面,有时我在前面。©️Naden from Thailand

CP2时,萨萨比我早出站,因此甩开了我。但到CP4路上,我又追上了她。我追上她时能明显感觉到,她在爬坡时是比较偏累的。但温岭赛道没长距离大上坡,所以她能很快调整过来,这也是我一直没能甩开她的一个原因。

从CP4开始,她又是漫长的跟随。直到CP6进站前,我提醒她了,说:不要老跟着我,跑你自己的,或者你跑前面。

换位思考,确实被跟的人是不舒服的,然后她开始跑旁边了。但她一直压着速度,可能在考虑终点想跟我冲刺,或在某一个点想把我突然拉开,让我追不上她。

我们都会有这种心理。我跑前面时一般会稍快点,看能否把她甩掉;在爬坡时或下坡时尝试跑开,但都甩不掉她。而且后来下坡快速跑时,我的腿已经开始有抽筋的迹象了,没办法跑得快了。

既然没办法跑快,我只有稳到终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aden from Thailand

终点前有两个长下坡,我停下两次,觉得腿要抽筋了。没想到很快调整过来,又继续跑去追她。还有三四百米到终点时,萨萨经纪人过来接她。我们一起赛前训练的比利时小伙伴也跑来提醒我,说他看到屏幕上我俩跟得太近了,他发现萨萨加速了,所以来看看我的情况,给我鼓励加油,那时我特别感动。

我尽全力跑了二百米,就已经知道超不过她了。但我没要放弃,继续全力冲刺,绝望地冲过终点,失去了冠军。

赛后一周多,我脑海一直在复盘赛道上的全部经过。我想,我冲刺没赢过别人,确实是需要训练上强度了。

平静下来再看,我觉得失利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如果我伤后复出第一站就轻松拿了冠军,自己可能会沉浸于夺冠的喜悦中,而不去找更多问题。虽然说(第二名)有点失落,但也是另外一种进步。

比赛过后,教练Jason Koop鼓励我,说我正处于积累跑量的训练阶段,没对温岭进行专门训练,拿第二名也没关系。

回想温岭比赛还有一个小插曲让我难忘:途中我停下来拉伸的时候,遇到了25公里组的参赛选手,有个跑友停下来问我,“你需要药吗?我有喷药”,我说“要!”他马上停下找药。但我感觉情况有所好转,想着赶时间就没等他直接跑掉了。虽然最后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找到药,是否拿着药去追我,但我内心很感谢他,因为那一刻,他在无私地帮我。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篇稿件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喜欢,欢迎转发朋友圈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