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目标院校如何选择,每年都是不少考研人纠结的大难题。尤其是在职考研的同学,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一战成硕”是每个在职考研人的梦想。但目标如果定高了,就很容易够不着,毕竟每年考研竞争都是越演越烈。目标定低了,又感觉没动力。今天基地老师教你看10个关键数据,从而评估自己应该报考哪些梯队的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看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人数越多,上岸几率越大,计划招生人数越少,报考风险越大。从哪里看数据?一是院校中的招生目录,二是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建议参考近三年的拟录取人数+上一年的计划招生人数,来预估今年考研的招生人数。

第二看考试科目

同一专业但不同学校,考的公共课科目也可能不一样。尤其在专业课上,差别可能会很大。有的院校一本参考书,有的院校要好几本,那复习的压力哪个大?一目了然。报考前多了解。

第三看经济和时间成本

更早毕业,意味着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少。多咨询相关资深的机构,尤其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从每年举办的辅导班、研究生的班级活动,高校师生的交流会议等,可以了解到机构的真正实力。

第四看推免人数

普通统考考生需要在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出来后,查看目标专业今年招收的推免生人数,再确认下统招的名额中是否包括推免。如果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很少,仅剩个位数,那么就要考虑换学校了。

第五看报录比

这是判断一个院校专业考研内卷程度的重要指标,部分院校会公布,但不是所有院校都会公布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大致估算:

1.本校的可以直接找研招老师问,也可以找学姐学长们问;

2.有些专业课辅导机构每年都会统计大致的数据;

3.可以通过拨打该校研招办电话询问历年数据。

第六看初复试占比

近年来,大部分学校录取的总成绩都按百分制来算,其中复试成绩占比在30%——50%之间。那复试成绩占比高,会有哪些有利影响呢?影响就是会给初试分数低的同学更多的逆袭机会,占比低则初试成绩较好的同学会更有优势。

第七看复试比例

即进入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如果过线人数多,那比例一般大于或等于120%。如一个专业差额复试比例为120%,计划招生60人,则在满足复试线和单科线的情况下,会让72个同学进入复试,然后再刷掉12名同学。

差额复试比例越高,在复试中淘汰的同学就越多,这个数据可以在目标院校二级学院官网的复试细则中查看。

第八看复试分数线

不少热门院校后面进入复试的同学,分数都远高于国家线。不过不一定复试线低的院校就容易考,也有可能专业课备考难度高或者压分。

第九看拟录取名单

通过这个名单数据,可了解到被这所院校录取大概需要考到多少分,考生们复试分数差别大不大,从而对学校有更全面深入的评估。

第十看专业课分数

这个数据要着重关注专业课成绩,如果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那这个院校专业课阅卷大概率都比较友好,如果专业课成绩普遍在120以下,那表明这个院校的专业课难度较高或者评卷很严,如果分数普遍在两位数,那这个院校专业课有压分的可能哦。

正在纠结考研调剂复试,或者正在备战2025考研的同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多分析多总结,全面去衡量择校,选择合适自己实际的院校专业,会让你的学习提升之旅更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