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冒名顶替他人当了17年教师,被原主拆穿后破口大骂,大打出手。

2016年,一位女子从安徽宿州远道而来,气急败坏的告诉媒体,自己的职业身份被人代替长达十多年。

于是他们找到这个顶替者,然而对方气焰却更嚣张,被原主拆穿后甚至破口大骂,全然不顾自己的教师身份,还威胁王莹莹说道:我踹死你,老子有后台。

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后台,才让这名女子有如此疯狂、不得体的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王莹莹

2016年,这位名叫王莹莹的中年女性,带着媒体来到了安徽顺河乡马场中学,声称在这里有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女人,正是此人顶替了自己的教师身份整整17年。

来到马场中学后,通过“王莹莹”这个名字,他们顺利找到了另一个王莹莹,事情的真相还有待追调查。

两人见面后,王莹莹只是简单介绍了原委,竟没想到假王莹莹先破口大骂,所说的话不堪入耳,甚至对王莹莹大打出手,行为举止完全不符合她的教师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莹莹因她粗鲁的言行被彻底激怒,要对她进行实名举报。这时,假王莹莹对媒体披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也正是因此,她俩见面才会分外眼红。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真王莹莹年轻时候的梦想开始讲起。

她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受父母的职业影响,她自幼就认真学习,立志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通过她多年的努力,考上了当地安徽传播大学的专科,专业是会计学。

要知道,她是97年的专科生,虽然如今本科遍地都是,但当时她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专科,这很不容易,足以说明她的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毕业,王莹莹还是想当老师,这个深植在心中的理想一直在召唤着她,她毕业之时获得了参加教师内招的机会。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教师梦,她开始全身心的准备考试,大学期间她成绩优异,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色。加上自身的努力,她坚信自己一定能被录取,

考完试等待结果期间,她前往上海进修英语,同时还坚每天复习专业知识,没想到,却一直没有传来录取的消息。

原以为被录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父母告诉她,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王莹莹感到失望,还一直认为是自己能力的问题。

教师梦破裂后,她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留在上海工作,没多久她又注意到遍地都是机会的广东,便前往广东找工作,希望自己能抓住工作机会。

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找到了还算不错的工作,虽然不及教师的“铁饭碗”,但工资待遇还不错。

就这样她安安稳稳的在广东工作了好几年,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不过随着父母越加年迈,王莹莹最终还是决定回老家就业,希望自己能陪伴父母度过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着多年打工累积的经验,她很快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这家公司待遇很好,可以帮员工缴纳社保等一系列保障,她便留下陪父母生活。

王莹莹怎么也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家公司,牵扯出了自己的身份秘密。

那么,这个秘密是什么呢?

被顶替的秘密

2016年,安徽女子王莹莹被人顶替17年,抢走教师工作,却被顶替者打骂。

2016年,王莹莹回到家乡工作后,过着安稳的日子。然而公司的一则消息打破了这看似表面平静的生活。

原来,公司在给她缴纳社保的时候,发现多次缴纳不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王莹莹也感到很困惑,自己工作这几年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

于是公司和她一起前往社保局问询情况,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发现,原来王莹莹早在2001年开始,就一直在缴纳社保,期间从未间断过。

工作人员的这段话让王莹莹一头雾水。她更迷糊了,自己分明是在老家第一次缴纳社保,为什么会已经缴纳这么多年;即便是同名同姓,身份信息也会不一样。

由于当时网络不发达,她很难发现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盗用。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发现替自己缴纳社保的单位,是安徽省顺河乡马场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替自己缴纳了多年社保的单位,竟然是自己十多年前应聘过的中学。但因为内招失败,自己从未在这个单位上过班,为何会替她缴纳社保?

直觉告诉她,这所学校隐藏了一个关于自己天大的秘密。

感觉这件事实在蹊跷,为了寻求帮助,王莹莹找到了当地的媒体记者,希望能通过媒体的力量为自己提供帮助。

在原原本本听她述说完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记者陪王莹莹来到了顺河乡中学。

这所中学地处偏远,离城内大概20多公里路,在校学生900名。带着“王莹莹”名字这一线索,她找到了与自己同名同姓的“王莹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还没有定论,王莹莹决定先不要打草惊蛇,于是她将这件事以及自己的疑问,全都一五一十的讲给她,态度和气地询问该女子是否知道这件事。

没想到对方突然态度冷漠,表现出一副不愿意搭理的样子,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好像早就心知肚明一样。

而且该女子声称,可能是因为同名同姓,所以社保局把她们俩信息搞混了,并解释自己会亲自去解决这个问题。

王莹莹觉得其中一定有猫腻,但对方已经解释过了,自己也不好继续追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社保局通知她说,可以正常缴纳社保了,自此王莹莹也就没有追查这件事,继续自己的生活。

但是没过多久,公司突然又找到王莹莹说,她的公积金也不能缴纳了,这让她一个头两个大。第二次遇到这种事情,她还是最先想到了那个当老师的王莹莹。

于是立马前往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经工作人员查询,果然与这个老师“王莹莹”有关系。

此结论一出,王莹莹立马来到中学找教师“王莹莹”想问个清楚,但是对方的说辞和上次无异,依旧是“多半是工作人员把我们俩搞错了,我会解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王莹莹开始心生怀疑,这个人和自己同名同姓,还是一名人民教师。而且每次出问题她都能摆平,难道她还有什么后台?

尽管该女子的理由并非没有可能,可为了彻底把这件事搞明白,她决定坚持调查。因为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有太多巧合。

为了搞清楚这个与自己同名同姓女子的真实身份,王莹莹多次前往派出所和教育局,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解开这个谜团。

果然,经过身份核实,这位名叫“王莹莹”的教师,名字、身份证号等信息与自己一模一样,但这个老师原本的真名却叫苗娟,她在单位所用的身份信息竟然全都是王莹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苗娟究竟为何这么做?其中又有哪些隐情?

真相大白

2016年女子冒名顶替他人教师身份17年,被原主拆穿后一脸嚣张满嘴污秽。

看着调查到的信息,王莹莹突然恍然大悟,当年自己没有被教师内招录取,就是因为被苗娟冒名顶替了自己的身份,这么多年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发现。

如果不是因为身份被顶替,真“王莹莹”现在应该站在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她被剥夺梦想17年,而对方明知情况还一脸冷漠,仿佛事不关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真相的王莹莹愤怒不已,虽然事已至此已无法挽回,但她还是想讨回一个公道,就算只有一句道歉也行,于是她再次来到顺河乡中学,调查事件真相。

据校方工作人员披露,这名女子当时是教委派来的,而且手续、证件齐全,所以学校从来没有对她的身份产生过质疑。

苗娟见状自知事情已经败露,但她依旧面色从容毫不慌张。当王莹莹提出想要解释时,她恼羞成怒,态度逐渐嚣张跋扈。

她声称自己后台硬,社保和公积金的名字信息已经改过来了,不影响后续缴纳,还劝王莹莹见好就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莹莹当然不会罢休,就在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苗娟情急之下说出了另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

原来当初王莹莹考上了顺河乡的教师编制,但顺河乡地处偏远,生活条件很差,她的父母心想,凭借关系和莹莹的能力,以后可以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便决定将名额转让出去。

与此同时,苗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通过内招,又不愿意打工进厂吃苦,于是为了得到这个“铁饭碗”,便联系自己的舅舅,利用人脉,花2000元从王莹莹父母手中买来了这个教师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加真实不被人怀疑,她又花了3000元办了一个假身份证,从此她就顶着“王莹莹”这个身份,生活了十七年。

正因为王莹莹父母作为知情人,参与并且同意了这件事,苗娟如今才敢这样理直气壮。

知道事情真相的王莹莹心灰意冷,但也不愿意再深究,父母年迈,她也不想让他们掺和进来。即便父母所做的行为是错误的,她也不能谴责他们。

但苗娟却要追加一份保障,她表示,如果对方愿意协商,自己可以拟一份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王莹莹愿意在协议签字,能帮她保住工作,苗娟退休后,愿意拿出一半的退休金,来弥补这场闹剧给王莹莹带来的损失。

王莹莹见苗娟依旧不知悔改、趾高气昂的样子,忍无可忍,于是去教育局对她进行实名举报,随后苗娟被革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原本王莹莹还要求归还她的教师工作,但是教育局表示,虽然十七年前被录取的确实是她,但时过境迁,考试体系和教学模式早已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她这么多年并未从事教师相关工作,恐怕没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个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教育局也安慰她说,虽然不能安排一份有编制的教师工作,但会给她留意一个工作机会。

随后,王莹莹选择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过回原本自己安稳的生活。

17年了,王莹莹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她通过有力的法律武器,对苗娟起诉,维护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尽管教师梦破碎了,但她也很满意自己如今的生活,这件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2017年安徽省公共频道的媒体将这件事曝光,冒名顶替事件被推向了舆论的中心,视频开头提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有一天你发现这世界上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你,甚至身份证号都与你一模一样,你可千万别以为自己被克隆了,也别幻想是什么遗失的兄弟姐妹,赶紧去报警!

后来全国各地对这件事引起强烈重视,山东省就曾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活动,根据结果显示,山东省涉嫌冒名顶替的人数多达242名,有14所高校被牵连其中,由此可见冒名顶替事件是多么的严重。

据此,2020年1月,我国教育法草案修正,主要就是针对冒名顶替事件,加大了该行为的惩罚监管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由于网络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让冒名顶替者有了可乘之机,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作弊者无处可遁。而且,在法律武器的保护下,这样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阴差阳错,无非就是一部分人眼高手低,而另一部分人见利起意,但他们都为了一己之私,视国家法律法规于无物。

一切践踏公平的行为,都应该被有效制止,必须对触碰红线的人予以严厉打击,这样才能还子孙后代一片清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