洚水“瑶乱”与沿江新城的建造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两广总督府在德庆州悦城修筑了一座城,当时的少詹事,后来主修《广东通志》的黄佐为这座城撰记,是为《沿江新城记》。该文记载 “沿江之北,人民鲜聚,其南则丛林蓊蔚,为洚水恶瑶所穴,比之罗旁、绿水为甚。每遇警报,民辄登山涉川以自存”。洚水,今称南山河。洚水瑶,即南山河流域的瑶民。如此说来,到了嘉靖年间,洚水瑶民暴动比罗旁一带更为激烈。要不然也不会在悦城修筑城池防备“洚水恶瑶”。

洚水所在的晋康乡“瑶乱”,早在元朝初年就已经存在。光绪《德庆州志·事纪》载: “(至元)十六年冬十一月己巳,晋康及泷水瑶乱”。至元十六年为1279年,此年二月,崖山海战,赵宋王朝终结。此后三百年间,瑶民暴动此起彼落。进入明代,瑶民暴动愈演愈烈,明廷不得不修筑城池维持秩序。景泰四年 (1453年),修筑泷水县城 (在今罗定城区)。成化十五年 (1479年),修筑晋康巡检司城 (在今郁南连滩)和都城巡检司城 (在今郁南县城)。奇怪的是,在南江以东,包括洚水流域的“东山”地区,并未修筑城池。当然,这并不代表洚水太平,没有瑶民暴动。

关于洚水流域的“瑶乱”,典籍上并没有直接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明廷布防情况窥探一二。嘉靖《德庆志 》卷十二《兵戎》载: “营十二:大塘。 在都城乡十五都以旗军守之。 南江。 在南岸泷水江口。嘉靖十二年立,以打手守之。 石狗。 在泷江内。嘉靖十二年立,今除。 大湾。 在泷江内。嘉靖十二年立,今除。 木源。 在南乡富禄里。 白马。 在南乡儒林里二营。弘治五年立,俱以旗军守之。 何木迳。 在南乡儒林里。嘉靖十二年立。 山栢。 在南乡儒林里。嘉靖九年立。 大石岭。 在南乡杨柳、都骑界。 嘉靖七年立。 大埇。 在南岸大埇岭。嘉靖十一年立。 查峒。 在南乡查峒地方。嘉靖十二年立。 步云。 在南乡富禄里。嘉靖九年立。已上俱以打手守之。 ”根据嘉靖《德庆志》记载,德庆设营十二处,都位于西江南岸都城乡、晋康乡内,其中木源、白马、何木迳、山柏、大石岭、大埇、查峒、步云共八处位于洚水流域及周边地区。同时,在洚水口对面的西江北岸还有降水埠、扶赖埠、荔枝埠,沙田埠、悦城巡检司、新村驿等军事或准军事机构防备“瑶乱”。可见,嘉靖年间洚水流域治安严峻,汉瑶矛盾激烈,明廷不得不设立多处武装力量驻扎此地,弹压瑶民。但这并阻止不了瑶民暴动,瑶民甚至越过西江,袭扰西江北岸的悦城乡。

▲嘉靖十四年,德庆州西江南岸舆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十四年,德庆州西江南岸舆图

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广东按察司副使林应奎上奏两广总督府,请求在悦城修筑一座城池,已达到一旦瑶人袭扰,附近乡民可以躲避城中的目的。但尚未动工修筑,林应奎就升迁了。继任的谈恺才真正开始修筑,直到嘉靖三十四年 (1556年 )建成,这就是悦城的沿江新城。城墙高一丈一尺五寸,城墙厚八尺,城池周长二百三十三丈。沿江新城开了三个城门,南边有两个,北边一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沿江新城规模差不多是晋康司城、都城司城的两倍,与后世的南乡所城、富林所城差不多。

在沿江新城建立的同时,嘉靖三十四年 (1556年)五月,为进一步防避瑶人渡过西江掠劫,官府又造游鱼舟77艘,部分镇守成所,部分巡视沿江,互相呼应援守。当然,设立营埠、修筑城池、造游鱼舟这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根本阻挡不了瑶民举事暴动。最终,明廷发动“大征”镇压瑶民。

明万历四年 (1577年),凌云翼于德庆州城设部院驻节,指挥两广十多万大军,分十路进攻东、西山瑶人。前后四个月,摧破 564 个山寨,俘斩招降 42800 多人。一年后,朝廷设立东安县,县治就设在洚水流域的富禄里。洚水流域的“瑶乱”,从此销声匿迹。

原文刊载于《方志云安》2024年第1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