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妈妈分享她与娃的日常,真是太逗了。

妈妈带儿子读打油诗,娃跟着读时一板一眼、像模像样。通篇读下来,没有一个地方出错,仿佛整篇文已了然于心、毫无压力。为了检验效果,妈妈便指着诗《过山车》问:"这题目是什么呀?"

没想到娃张口就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诗的题目是摩天轮"。妈妈听到他的回答,本还想继续说的话,硬给憋了回去,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宝宝确实逗,随便就帮别人改了名,也不问问人家过山车愿不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孩子跟着妈妈这样读,即使读对了,他真的就认识书中的字,能够阅读了吗?

其实并不是。

孩子即使现在记住了,没过一会,他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只有在这本书的这个地方,才能准确读出这几个字,但换个地方,他依然不认识。

孩子的阅读书写能力,到底该如何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竞争压力大,很多家长难免会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看到别人家孩子全才全能,而自家娃却啥也不会时,就会有着深深地忧虑感:"我是不是也该马上让娃学点啥?"

即使是姥姥,在刷短视频时,看到很多小朋友读书绘画样样精通,也忍不住问我:"要不要买些书本开始教布布认字了?"一听这话,我的头立马摇得像拨浪鼓,布布才2岁,我可不想她将来怨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读书认字这事,真急不来,但很多家长,依然存在不少误区。比如:

心理学家蒙特梭利提出:"过早让孩子认字,只会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孩子在6岁前,他的能力会随着"敏感期"一个个到来而不断发展。比如半岁之后手和口的敏感期、1岁左右空间敏感期,2岁时语言爆发期等等。而他的文字符号、阅读书写的敏感期,是在5岁左右到来。

只有当内在准备好,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一件事时,他才会表现出做某件事情的兴趣。过早教学,只会揠苗助长。不仅会浇灭孩子的热情,还会打击他们的信心。甚至很有可能导致,他这方面的天赋被埋没,这项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都无法掌握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见过很多妈妈,在娃2岁开始就买一些挂图。挂图上有拼音字母,字母旁边是相对应的图画。比如字母"n"旁边就画个拱门,字母"o"旁边就画个游泳圈的那种。美其名曰"联想记忆"。

但其实,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出,对于孩子来说,字母符号只是一种符号,不需要图片进行"联想"辅助。就像我们正常人走路,并不需要别人搀扶一样。

我们以为的教孩子阅读书写,就是找一本书,也不管孩子认不认识那些字,反正一遍遍读给他听,总有一天他就认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在阅读书写敏感期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方法是脱离书本,从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在文章后面布谷妈会讲到具体方法)。只有避开了这些误区,才能为孩子发展阅读书写能力,以及他之后学习课本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

闺蜜在给孩子做启蒙时就问我:"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书写能力,是应该先教认字,还是先教写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妈妈都会感到困惑。对呀,孩子的阅读和书写敏感期到底哪个先来?应该从哪方面先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特梭利在其著作《早期教育》中提出:书写和阅读这两种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也就是说,孩子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书写是同步的,并不存在谁先谁后。但之后,这两种能力会分离开来。有的孩子先学会认字,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先学会写。

并且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只有当孩子看到一个字符时,能理解它的概念,明白它的含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书写则是把日常的口头语言,能准确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孩子写下的字,他不仅能读出来,还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时,他才同时拥有阅读和书写的两种能力。

既然两者是同步的,那我们该怎么做,能事半功倍地帮孩子发挥天赋,掌握这两种能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家认为:在对孩子进行阅读和书写的启蒙教育前,应该帮孩子找到练习这种能力的基本方法。

有个朋友在教孩子时,直接就拿根笔,再握住娃的手在纸上画上一笔一划写字。写了几遍,娃还是不能自己写出来。朋友很纳闷:"咋就学不会呢?"

阅读和书写,不单纯依靠的是大脑记忆。它其实是两种运动形式:重复书写和拿笔姿势的运动形式。我们在给娃做启蒙时,不妨先有一个准备阶段:

①用手指触摸字母的形状

市面上有很多字母卡片(最好是镂空的),当然爸妈也可以自己做。我们带着宝宝摸一摸这些字母,用手指感受它们的轮廓。就像让他感受书本是长方体、杯子是圆柱体一样。这样可以先让孩子对字符形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描绘字母形状

当孩子对字母形状比较熟悉了后,我们就可以拿根小木棍,教孩子沿着字母轮廓描绘形状。握木棍的姿势要跟我们握笔姿势一样,这样的重复练习,既能加强肌肉记忆,又能为孩子将来握笔写字打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个准备阶段练习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正式进行阅读与书写的练习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又将它分为3个阶段:

在经过准备阶段后,我们就可以让娃正式握笔了。把卡片放在白纸上,让娃描绘出来,他能看到在纸上写的文字与卡片是一样的。接下来,可以试试彩色笔,给刚描绘的轮廓涂色。并且要求他不能把颜色涂到轮廓外面去。

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还能锻炼手部肌肉,激发乐趣,不感到枯燥和无聊。重复练习多了以后,等他之后单独握笔写字时,肌肉记忆会让他熟练地运笔以及流畅地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阶段主要是调动孩子的语言、视觉和触觉,来加强对文字的认知。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塞昆三阶段法",父母不妨尝试一下:

1、 图形和发声练习

我们拿出一张卡片,比如"a",让孩子摸摸它的形状,并告诉他:"这是a。"孩子通过触摸,将字母和发声建立联系后,他就能认出相应的字母。再做接下来的步骤。

2、 知觉练习

让孩子听指令,从几张卡片里找出相对应的字母来。比如说:"给我c。"然后让他找。重复这样的游戏,能加深他对字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宝宝找错了也不要指责,多试几次就好了。如果他实在做不好,那很可能是还没有掌握这样的能力,过一段时间再试。

3、 语言练习

随手拿一张卡片问孩子:"这是什么?"不断尝试,不断提问。

孩子在认字母卡片的时候,是在阅读,而描绘字母时,是在书写。通过这样的练习,能从语言、视觉和触觉多维度开发宝宝智力,强化字母符号,也让他将发音与字母联系起来。这样一个过程,能让孩子同时锻炼阅读和书写的两种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宝宝已经能准确认识字母,并且知道字符的发音后,我们就可以试着组词。比如你说"妈妈"时,就拿字母"m"和"a"组到一起,告诉他,这个词读"ma"。先从最简单的开始,熟练之后,可以试着加字母。

组词练习也是一种智力活动,他通过记住符号、找出正确的字母,再按顺序排列组词,获得书面字词的概念。等他以后需要阅读书本以及写字时,他能更轻易掌握,也能快速理解拼音和字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宝宝读书认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开启孩子智慧,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能和天赋。之后布谷妈还会分享一些关于宝宝智力发展、性格塑造以及锻炼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