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也能带给您与众不同的参与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随着某大师迎娶比自己小50岁的徐萌,致使他在以前的一些糗事逐渐被扒了出来,其中与其恩师李苦禅的恩怨也一直为坊间所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苦禅大师是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是齐白石的学生,以画鹰、鹭鸶等动物见长,是京津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传,某大师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拜李苦禅为师学习国画,李苦禅对其精心指点,为他以后的成名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成名以后,便对其恩师不再那么尊重,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在言行举止上也显得不够尊重,不仅直呼其名“苦禅”,甚至在公共场所与李苦禅拍肩搭背、称兄道弟,表现出了极度的傲慢和自负甚至轻浮,这让李苦禅极度厌恶,认为徒弟缺乏应有的感恩之心和对师道尊严的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苦禅作品)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李苦禅曾在单昭祥上门拜访时谈过此事。李苦禅向单昭祥倾吐不快几个小时,并以《红楼梦》中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来形容当时的这位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时的李苦禅与他的恩师齐白石大师的合影)

那么,什么是中山狼呢?它来源于哪个典故?又是什么寓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狼”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经典文学形象和成语,它源自明代马中锡的寓言小说《中山狼传》。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欲少延于片时,誓定是于三老。——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发生在中山国(并非实际地理上的中山国,而是作者为故事而虚构的地名),晋国的大夫赵简子在此地狩猎时,射中了一只狼,狼受伤后向遇到的东郭先生求救。

东郭先生心怀慈悲,利用布袋将狼藏起来,帮助它避过了赵简子的追捕。然而,狼脱险之后,竟然恩将仇报,企图反咬一口吃掉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急中生智,提议找三个人裁决此事,狼欣然同意。

在路上,狼逼迫东郭先生向老杏树和老牛询问,它们都认为狼应该吃掉东郭先生。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东郭先生向他哭诉。

老人责备狼忘恩负义,狼却反驳说东郭先生原本打算闷死它。老人提议,再次将狼装入书袋,以观其状。狼答应,便再次进入书袋。这时,老人暗示东郭先生杀狼。东郭先生领悟,遂与老人一同杀死了狼。

因此,“中山狼”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那些忘恩负义、得势便翻脸不认人和凶狠无情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有一首关于贾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里引用“中山狼”的典故来影射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暗示他是一个得到权势后便嚣张跋扈、对迎春极尽虐待的恶劣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苦禅对这个徒弟评价为“中山狼”并与之断绝师徒关系,并在去世前告诉子女和徒弟,不许该徒弟参与悼念和扶灵,据推测一定是失望厌恶透顶了的极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