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八几年的那阵,在外随便吃碗面都觉得香得莫法,不晓得现在咋个搞起的,都不咋个好吃……”

老曾,今年六十有三,曾经也是国营企业的一位优秀工人,后来97年全国下岗热潮来了,老曾掏出家底跟几个所谓的兄弟搭伙做生意,结果窑裤儿都亏没得了,婆娘还差点带起娃儿改嫁,那段日子,按老曾的原话来形容就是,我感觉天都是灰色的……

再后来就在自家楼下摆了个卤菜摊摊儿,虽说没得城管撵,但是这楼上楼下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老邻居,一开始老曾还是有点放不下脸,毕竟自己好歹也曾是厂里的优秀员工,现如今铁饭碗变成了路边碗,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和落寞。

可惜生活不能完全按照你的意愿变化,该放下的面子依旧要放,久而久之,老曾也就习惯了,甚至见到昔日的工友还主动打个招呼,卤菜摊儿的生意也逐渐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就二三十年过去,我走去卖卤肉的时候,老曾还坐那一边抽烟边扯闲龙门阵,见我来了连忙起身打招呼,毕竟我也算是他家的“老顾客”了,老曾笑嘻了问道,今天想整点啥?还是老规矩哇?我随意挑选了些,老曾忙着切肉,我就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他搭话,“你说现在还有哪些馆子,是你们以前吃过的,值得推荐的?”

“成都的老馆子还是多哦,就是味道不如当年了,就像那些年轻娃儿说的话,吃个情怀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家:《可口豆花店》

明苑桥巷明月村五组172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传承了两代人的豆花馆子,40多年的有口皆碑!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变的是情怀和味道!

招牌牛肉豆花面,是真的好吃,豆花嫩滑爽口,建议大家先吮豆花再吃面,最后再吃臊子,味道简直不摆了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家:《韩包子》

猛追湾街道建设路2号国光大厦附楼1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本地的一家老字号包子铺,每天都还在排队,分店也到处开……

作为老成都小吃的“招牌”之一,吃了几十年味道其实还不错,肉馅也实在,很多老辈子都推荐他家的大包子。如今开了很多的分店,也转变成了快餐店的模式,但最受欢迎的还是他家的大包子!

(最好的味道其实还是在70、80年代的时候,原打金街的韩包子才是最早、最老的味道,肉汁鲜嫩爽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家:《向师饭店》

大双路悦来镇胜利村4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已有37年的“向师”,也是成都最早期的公路饭馆,主要针对的是长途司机或乘客,几十年的用心经营,俘获了一大批的忠实顾客,每天都是生意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牌卤猪蹄是每桌必点的菜!他家的卤味色泽红润,香味醇厚,卤香浓郁,而且新鲜的食材一吃便知,无论是下饭或下酒,都是相当的巴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家:《黄伞肺片》

郭家桥西街4号附9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都在排队的黄伞肺片,几乎成了许多老成都人的美食记忆!尤其是遇到节假日,前来买凉菜的顾客能排出一里地……

红油是最大的亮点,香辣浓郁、辣而不燥,牛肉肺片、笋丝、猪耳朵、兔丁都是大受欢迎!作为大名鼎鼎的“老字号凉拌菜”,至今一直被众多食客喜爱和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家:《苏白肉豆汤饭》

鼓楼北三街32号附20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王二姐,如今人称王嬢嬢,曾在国营饭馆担任大厨,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后来成为个体户的她,凭借这出色的厨艺斩获了各类美食大赛的奖牌,同时还获得了成都政府颁发的“成都名小吃”的荣誉证书。

他家的蒜泥白肉,被人们称为“苏白肉”。肉片切得厚薄均匀,肥瘦相间,传统的甜辣调味,无时无刻地释放着香气,复制酱油与蒜泥的完美融合,一口白肉瞬时化作味蕾的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小店始于1987年,大家回想一下,那时候自己有多少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小馆,老成都人的惬意人生,你我共同怀念的青春的味道……

本文纯分享,不作评比,不作争议,来自几位本地土著居民的粗知拙见,还望各位哥佬官海涵!

最后感谢各位的支持!栓q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