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西津桥社区坐落于美丽的枫津河畔,是一个动迁安置与商品住宅小区相混合的复合型社区,自2005年社区创建“民情连心桥”党建品牌以来,一直致力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小区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通过一个“党建引领”思想不动摇,搭建一个“全域网格”社会治理共同体,紧抓“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小区治理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津采艺苑”,打造“德治”文化大舞台

在林枫苑的海棠驿站,有一个“津采艺苑”志愿服务站,服务站奉行“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居民、弘扬新风”的宗旨,以党员志愿者为主,居民志愿者为辅,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敬老爱幼、科学普及、艺术熏陶、家风家训等活动。“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华东第三野战军八十五师渡江后集结于原枫桥开山村,继而向铁岭关……为了纪念此役阵亡战士,1949年4月在何山立了革命烈士之墓。”一大早,党员志愿者就带领青少年们来到何山公园党史教育基地,向他们讲起了枫桥的红色历史。少年强则国强,让青少年在革命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争做时代好少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津采艺苑”志愿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已经从原来单一的书画、摄影文化服务演变成如今综合性的文化服务中心,扩充了阅读、法律援助、医疗保健、非遗文化、便民服务等内容,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党员志愿服务的内生力,焕发社区党建“德治”之风,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准,不断优化民间风俗,大力抵制不文明现象、奢靡之风、腐朽风气,让文明之花开遍小区每一个角落。

“民理议事”,塑造“法治”宣传大广场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在新毛家花园广场的凉亭里,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在闲谈中收集到了居民对小区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维护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为社区环境的整治提升提供决策依据。围绕“民情连心桥”党建品牌,打造“民理亭”议事亭,让居民有事可说、有理能评、有苦能诉,像下水道堵塞、邻里纠纷、乱倒垃圾、夫妻吵闹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婆婆妈妈”的矛盾,都可以通过“议事亭”评理、公论、调解,从而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在“民理亭”的周边,是社区法制宣传主阵地,一座名为“规矩”的雕塑座落于广场前方。方与圆的结合蕴含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意义,恰当地表现出“法治与和谐”的含义。周边的宣传栏上则是各种各样的法律知识,帮助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素养,为社区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多元共治”,把稳“自治”建设大方向

有一群红色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富康新村小区里,他们是由富康新村党支部和业委会组建的志愿者团队,每周固定一天在小区内进行巡逻,遇到一些杂物乱堆、杂草丛生、车辆违停等现象,会跟居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立即整改的当场整改掉,需要跟物业、社区等单位沟通协调的,就记录下来及时向相关单位反馈。在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三三制”的引领下,优化建强小区党支部,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全域网格为主要抓手,以党员干部为基本力量,业委会、物业公司、专业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小区居民多元主体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格局,让居民“自治”落地开花。

同时,在西津桥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以富康新村“海棠驿站”先锋阵地为载体,充分发挥“楼道党小组”的功能作用,以支部带动党员,借助“党员户”挂牌等形式以党员带动家庭成员、邻居,以点带面强化小区的良善治理。进一步凝聚区域党建合力,整合排定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有效形成了垃圾分类、消防安全以及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合力,定期开展免费理发、义诊、防诈骗宣传等系列惠民活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