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升值计」关注我

今天早上看见一个很好笑的段子,说日本年轻人日子过得还不错,一个月好好工作,能有20w日元,那20w日元可是实打实的14000元,一个月14000元,你都不敢想象能过什么生活?打到卡里,那可是实打实的12000元啊,等到你花的时候,已经是实打实的9879块钱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w日元,已经变成实打实的9332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没有更新,其实去了趟日本,不少在日本工作的朋友,最大的感触是,日元一直在贬值,我们出来的时候,最大感触也是,妈的,日元换多了,早知道直接用微信支付宝了,反正也很方便,甚至买东西,你用人民币支付,早上和晚上不是一个价格,晚上平白无故赚几百。

日本很多家庭主妇,都在忙着干一件事,把日元换成美刀,而且发了工资赶紧换,换晚了就少了。

我在大阪城公园的时候,有个街头艺人,表演日本传统乐器,就一个人操作十几种乐器,跟个交响乐团似的,一个美国游客给了100美元,这个老艺人当场就给跪那了,我说的一点没有夸张,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跪下。

国内可能没有这种疯狂贬值感觉,没有这种财富随时随地缩水的焦虑,是因为人民币比较坚挺。

但是人民币坚挺,不代表一切都坚挺,我们说钱越来越难赚,却是真的,其实跟日本也差不多,就是越来越卷了,过去能赚的钱,现在挤进来越来越多的人,内卷更严重了,然后就是各种贬值,你手里的钱很坚挺,但你的身份贬值了,你的身份价值缩水了,过去玩乐器就能挣钱,现在要跪着挣钱了,甚至跪着你还不一定挣得到钱。

最近的所有事其实都是这样,律协通报那个叫小冰心的网红擦边女律师,事态已经超出网红的控制,如果没有意外,大概率律师证要没了,但是,说这个网红姑娘是擦边其实就有点勉强,再说,律协的初衷,是想维护律师这个职业的严肃性庄重感。

律师的职业威严和庄重是靠处罚维系的吗?是靠你的社会地位维系的,这世界的道理是什么?有一权必有一责,有一奖必有一惩。这个女律师为什么好好的律师不当,去当擦边女网红主播?因为当律师养活不了自己。

当一个律师靠正经职业养活不了自己的时候,去当网红,已经是对这个职业的羞辱了,律协惩罚女律师可以,但是你的奖呢?当律师接不到案源的时候,当实习律师没有收入的时候,律协是不是应该也给律师们和所有学法律专业的一点保障呢?

没有,当然我也不想责备律协,因为律协,它也没有那么大能力。惩戒也是必须的,只是说,这种过去没有出现的事,出现了,过去没有发生的问题,发生了,过去可给可不给的惩戒给了,就说明什么,身份贬值了。

律师也是中产三大标配之一,律师、医师、公务员,算是中产三大支柱,不少人学法就是奔着这个身份和收入、地位来的。

律师缩水,医生前几天有个热搜,规培医生不该成为廉价劳动力,规培,本意可能是为了让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生,但其实就是无形中抬高了医生的准入门槛,延长了规培医生的廉价服务时间。

还是那句话,有惩必有奖,有责才有权,你提高门槛可以理解,但是你有没有给医学生物质保障呢?

这跟律协其实也是一回事。

对一个家庭而言,其实就是一个现实,身份贬值了,成本增加了,要跪着挣钱了,甚至要跪着抢钱了,有时候还抢不到。

根本原因就是,预期变了,行业的预期变了,已经在行业内的,在抬高门槛,在行业外的,又想拼命地挤上车。

你别看律师都去当擦边了,医生的规培制度越来越严格,但是想做这两个行业,想考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只会多不会少,因为尽管身份贬值,但是中产也毕竟还是中产,身份也毕竟还是身份,该卷还是要卷的,那大家能分配的利润就更少了。

中产的三大陷阱,其实就是体面税,就是光鲜靓丽税,就是器宇轩昂税,律协的通告,医生的规培,都是这种税。

所有投资的关键,无非是两件事,一个税,一个债,钱为什么越来越难赚?其实最根本问题就是债太多,而无从收税,所有个体实体共同体其实都是。

债的事先放一边,已经说过太多了,说说另一个。

日元为啥贬值?因为日本同样是出口加工大国,只有贬值才能扩大市场,保护国内实体,这就是增大利差。

其实这就是改稻为桑,就是增加了税。

《大明1566》为什么要改稻为桑?因为稻是农作物,桑是经济作物,桑的利差更大,桑田种桑树,养蚕,可以让织造局那几千张织机踩冒烟了,出口出去换回来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这个身份就不贬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