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软件saas模式的核心转变是费用化,软件采购由资产采购转变为费用采购。软件和服务分开,软件商负责优化产品,代理商负责服务客户;软件商收取使用费,代理商收取服务费;支持私有部署、支持定制开发,软件可以按照企业需要适配调整。

客户方面,核心转变是降低引入风险、简化决策流程。软件以费用的形式存在,按需采购按需付费;按年付费模式保证了软件商积极优化,按需付费模式保证了代理商及时定制。

企业软件SaaS和常规SaaS有很大区别,我们看下常规SaaS软件的定义:

百度百科:

软件运营服务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中文翻译。是指用户获取软件服务的一种新形式。它不需要用户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而是按某种服务水平协议(SLA)直接通过网络向专门的提供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带有相应软件功能的服务。

软件运营服务是(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让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连接来使用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常见示例有电子邮件、日历和办公工具。[2]它不需要用户将软件产品安装在自己的电脑或服务器上。

SaaS提供完整的软件解决方案,用户可以从云服务提供商处以即用即付方式进行购买。为组织租用应用,组织用户即可通过互联网连接到该应用(通常使用Web浏览器)。所有基础结构、中间件、应用软件和应用数据都位于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内。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并根据适当的服务协议确保应用和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SaaS让组织能够通过最低前期成本的应用快速建成投产。

从百度百科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出常规saas的几个核心点:1、软件归厂商所有,用户只有使用权。2、软件对所有用户一视同仁。3、按需采购、即采即用、按费使用。

saas软件经常被比作水电,随插随用、即开即有。这个比喻针对个人软件saas化是正确的,QQ、微信、抖音等软件是符合百度百科saas定义的;1、平台可以随时封号,因为账号归平台所有,用户只是使用者。2、所有用户使用相同的功能,企业微信虽然是给企业使用的,但不会针对单个企业进行定制,所有企业使用一套软件。3、软件是免费的,将来应该也不会收费,因为用户不是客户。

企业使用的软件和企业软件不是一回事,差别很大,完全是两类东西。

企业邮箱、企业IM(企业微信、微信、私有IM)、电子文档(wps、office等)、企业在线会议、思维导图、CAD、Photoshop等等,这些是企业使用的软件,核心属性是:工具,提高个人工作效率,提高团队沟通效率。

企业软件的核心属性是:业务,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部门的业务问题。HR系统:解决人力资源部业务问题,财务系统:解决财务部业务问题,CRM系统:解决销售部业务问题,PLM系统:解决研发部业务问题,MES系统:解决制造部业务问题,ERP系统:集中解决大多部门的业务问题,OA系统:全员使用的系统,解决专业系统无法满足的业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企业软件的核心是业务,那么不同企业的业务怎么可能一模一样呢?一套软件解决所有企业的某个业务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让企业花钱削足适履,这难度太大了。所以,定制开发对企业软件来说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所以从定制开发层面企业软件是不符合saas软件定义的。

既然企业软件的核心是业务,那么软件及数据放在别人的服务器上,这怎么能行呢?所以私有部署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尤其是中大型企业)。所以从软件部署层面企业软件是不符合saas软件定义的。

企业软件唯一可以符合saas软件定义的,只剩下收费模式了。saas收费模式并不会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尤其拉到长时间角度看,可能比传统方式还要贵,那为什么还要使用saas模式呢?

原因1:降低风险不担忧,SaaS收费模式显著降低了引入门槛,门槛低意味着风险低,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大的资金损失。

原因2:按需付费不浪费,按使用业务模块数量付费,按使用时长付费,每一分钱均有所值。

原因3:按需扩展不发愁,旧业务调整、新业务追加,代理商及时服务,按需付酬合作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SaaS模式下,对各方更好的方式,可以是:甲方+乙方+丙方。软件商作为丙方,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代理商作为乙方,为甲方客户提供贴身服务。

没有代理商的贴身服务,软件是无法在企业顺利推广使用的,软件商离客户太远,人手不足,人力成本更高,代理商可以使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样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多方共赢的模式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原文链接:http://wangyihao.njbyrj.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