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河北唐山火车站,突然出现一名外国人,他边走边举着相机拍照。
原来,这名外国人,是美国大学威尔斯利学院的威廉·约瑟夫教授。当时,他作为亚洲问题有关学者委员会访华代表团成员第二次来到中国,访问了唐山等地。

1972年唐山火车站站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唐山火车站站牌

唐山,别名凤凰城。位于河北省东部,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唐山。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雄厚,有“北方瓷都”之称。
威廉·约瑟夫走遍了唐山的大街小巷,拍摄了很多珍贵老照片。透过这些照片,我们看到了40多年前唐山的真实面貌。然而,谁也没想到,1976年,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威廉·约瑟夫来到唐山火车站。当时,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正在进站。当时的火车还是蒸汽机车,火车头冒出滚滚浓烟,令人震撼。
站台边上,有不少乘客在等车。看到这个画面,让人瞬间回到了七十年代。那时候的火车很慢,我们也不赶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火车站始建于1881年,后因路基塌陷,1907年向西迁移1公里,建成照片中的唐山站(今唐山南站)。当时的唐山站,外观欧式风格。二层建筑,设有候车室,售票室和行李房。
1976年,大地震后,在原址重建新的唐山站。1996年,该站停办客运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建国路老照片。水泥马路十分宽阔,街道干净整洁,两旁没有太高的建筑,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远处矗立的高大烟囱,显示着这里是工业
街边有一辆红白双色的公共汽车,乘客正在上下车。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很多,一辆吉普车迎面驶来。昔日的唐山,街上人不是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沙石峪村,该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过去的沙石峪,是一个穷山沟。“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
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经过全村人一番苦干,改造出了千亩良田。上世纪60年代,沙石峪村成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博物馆前,两名游客正在合影。唐山博物馆,坐落在唐山市中心凤凰山东麓。唐山博物馆前身,是三座呈“品”字形的展馆。它经历了1976年大地震的考验,是唐山的建筑古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1972年沙石峪村景象,一名村民挎着篮子拿着镰刀,准备去地里干活。村口路边矗立着的石头上,写着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标语。村子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山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廉·约瑟夫来到河北唐山一条街道上,拍下了这张照片。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人们穿着蓝色的中山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路边竖起的一面高墙上,红底白字书写着时代标语。一辆绿色的吉普车从街上驶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当时唐山城里一座两层豪华宾馆,二楼屋檐下巨大的红五星十分醒目。这座宾馆背靠小山,山上树木植被并不很多。
仔细看,沿着开凿的曲折的石头台阶,可达山顶。山顶上好像是一座庙宇。唐上的朋友,有谁认识这座寺庙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前景象,一名女子推着小车在门口卖小吃。道路两侧立有红色的标语牌子,文化宫大楼上“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几个大字十分醒目。工人文化宫是唐山市民们工作之余休闲学习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春的唐山,柳树刚刚发芽。站在一座楼上远眺,能看到一些高大的烟囱。那里应该是当时唐山的工业区。过去的唐山,工业实力雄厚,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诞生了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70年代的唐山,有钢铁厂也有机车厂。人们耳熟能详的开平矿务局就位于唐山。
唐山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老城,逐渐形成了唐山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底色,唐山也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的唐山,工厂里正在认真工作的一名女工人,画面和光影都很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新华道情景。街道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样宽阔的街道,放在现在也少见。人们都是穿着蓝色中山装,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中是一所学校,即当时的唐山第十中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嘹亮的口号,正在操场上跑步,精气神高涨。操场边上教室的外墙上,刷着醒目的标语。
唐山市第十中学,创办于1952年,系市直中学,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曾是"五三二"改制重点校,1972年,又被确定为唐山市对外开放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市第十中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正在讲课。黑板上书写的是伟人的诗词《沁园春·雪》。老师讲得很仔细,下面的学生听得很专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成绩出来时,学生们拿到了自己的考卷,他们都在认真地查看对错和自我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山市第十中学,有光辉的历史。1969年,该校成立了校中学生女子篮球队。队员们刻苦训练,成绩斐然。
1989年,该校女子篮球队代表国家参加第七届世界中学生女篮锦标赛,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至今一直蝉联市冠军、省冠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唐山第十中学的学生们,正在排练唯一节目。他们穿着整齐划一的演出服装,歌唱伟大的祖国。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照片中这些洋溢着青春活力可爱的学生们,现在估计都年逾花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市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工业展览。这是悬挂在大街醒目位置的一个宣传牌,画面上巨大的齿轮背景,显示着唐山工业的雄厚实力和蓬勃发展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拍摄的也还是唐山市内一条大街上的景象。背景里这栋三层大楼,就是当时的唐山市邮电局所在地。当时通讯技术落后,发电报是主要的联系方式,而发电报的费用也不便宜。
谁能想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通信机房被震塌,对外通信联络彻底中断,唐山几乎已成为一座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开滦煤矿大门前景象。开滦煤矿盛产优质炼焦煤。史料记载,开滦在明代就有采煤活动。1878年,李鸿章、唐廷枢筹办开平煤矿。
1912年开平、滦州两煤矿合并为开滦矿务总局。从建国到2001年的52年间,开滦共生产原煤8亿吨,洗精煤2亿吨,上缴利税50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唐山开滦煤矿院内,热闹非凡。矿区的工人们站在主干道旁,正在等待和欢迎前来参观的外宾。在他们身后的墙壁上,巨大的宣传画和标语十分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唐山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照片显示,这里位于唐山市第十中学校园内,看上去像是学校的锅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廉·约瑟夫来到唐山市内的一条小巷里,拍下了这张照片。有人说这是唐山交通大学附近。
红砖瓦房,石头垒砌的围墙,很有年代感。人们穿着蓝色中山装,有的戴着绿色的军帽。一名男子骑的应该是凤凰牌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位于河北唐山郊外的一处矿井口,站满了专门前来考察的外宾。他们认真听取和学习经验。仔细看,还有外宾带着相机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唐山沙石峪村。秋种时节,村民们将收集的动物粪便用作肥料,赶着毛驴将这些农家土肥运到农田里。
沙石峪村的村民们勤劳朴实,几十年来,他们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平整出了1200亩的梯田,成为“当代愚公”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沙石峪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站在教室前,欢迎考察团的到来。远处,山坡上一层层的梯田,看上去十分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唐山沙石峪的村民们,坐在田间地头,交流种植生产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沙石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后有包括40位国家元首的一万多位国际友人在这里参观,村里艰苦奋斗的故事更是走进了167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河北唐山沙石峪的山坡上,一名村民赶着十几只羊。村民们不仅种好庄稼,还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这些画面,都展现了沙石峪人民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发展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多年前,河北唐山街头,一名男子骑着二八大扛自行车,车子前梁和后座上坐着他的两个孩子。看到有人对着他们拍照,男子回头好奇地张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位于河北唐山一个十字路口景象。交通岗警察站在道路中间的台子上,指挥车辆通行。从这张画面,你能看出这是现在的哪条街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束语:回看1972年河北唐山老照片,我们看到了40多年前唐山的真实面貌。能感觉到人们安详宁静的生活,处处洋溢着平凡的幸福。如今的唐山,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