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位专家,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恬不知耻地说道要求中国“换国歌”。

以他看来,中国的国歌明显有针对日本的性质,仇日情绪强烈,所以建议我们更换国歌。

这一要求,可以说无比滑稽,也可笑至极。

面对记者的质问,他还面不改色的说道:

“现在和平才是世界主流,作为一个大国老是计较过往属实没有该有的气量。”

其实,要是这么说的话,日本更应该换国歌,别看他们28字的国歌,背后却深藏着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义勇军进行曲”

关于“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其实原本并不是为我国专门写的国歌,最初它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1934年初,日本侵略逐步加深,国内抗战意识高涨。为了鼓舞民众的斗争意识,当时我国开始筹备拍摄一部黑白抗战电影《风云儿女》。

《风云儿女》,由许幸之导演,田汉等人为编剧,影视剧的主题曲及电影插曲,由聂耳配乐完成。

但是,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还是费了不少周折的。

1935年,当聂耳完成《义勇军进行曲》基础框架后,国内反动组织肆意行动太过猖獗。

无奈之下,聂耳东渡日本,2个月后在日本完成,定稿后寄回我国。

《儿女风云》上映后,当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它的主题曲更是广为传唱,人尽皆知。

不仅偏远的农村里牧童会哼唱,甚至教育家陶行知还曾在埃及的金字塔下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为了确定国歌,曾全国范围内征集到国歌歌词和歌谱,共计6926首。但是这些所有的歌词歌谱,没有一首令组委会满意。

眼看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歌演唱又迫在眉睫。这时候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并得到了许多委员的赞成。

于是,《义勇军进行曲》正式确定为我国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因创作于战时,由此歌词和旋律间蕴藏的斗志和警醒力,也最能穿透人心,让我们不忘屈辱,不惧艰难,时刻保持着清醒和战斗力。

遗憾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在传唱了17年后,碰到了动荡十年,由田汉创作的歌词被停用。

当时由贺敬之、李焕之牵头,开始创作新的国歌。曲调不变,只是重新更换歌词。于是便有了1978版的国歌。

关于1978版的国歌,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十分鲜明,很多人至今还会哼唱。

新的国歌出来后,当时存在着两种声音。

一种意见表示赞同,认为新歌词气势雄伟,高度概括,有高举主席的旗帜、党的领导、奔向共产主义明天等基本内容,很好。

另有一些同志认为,新歌词的内容、文字韵律都推敲不够,有拼凑的感觉,建议进行修改。

转眼到了1982年,一直被改来改去的国歌歌词又回到了原点,恢复了本来面目。

同年,《义勇军进行曲》再度被确立为我国的国歌,一直传唱至今。

国歌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气质。其间所蕴含的感召力和精神状态,也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图腾。

不止我国的国歌隐含着战时的沉痛,世界上几乎一半以上的国歌,都是这样的基础调性。

日本那位专家口无遮拦的一席话,只能说他们在有意抹杀当年的罪行,其实他们国歌的背后,更隐藏着难以启齿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日本国歌君之代”

关于“日本国歌君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