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看年报,马应龙大概率算是扑了街,但是与一季报结合起来看之后,又会让人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我想这或许可能就是马应龙近期股价表现不错的原因所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年报数据,2023年马应龙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37亿,同比下降11.2%;净利润4.43亿,同比下降7.38%;扣非净利润3.52亿,同比下降23.61%。相对于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12.17%、+0.56%、-12.83%的实际情况,显然公司四季度的同比数据更加难看(特别是盈利端)。

业绩之所以出现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1、报告期内,公司的医药工业板块优化存量结构,控制经营风险,针对核心品种品规归拢渠道,减少渠道一级经销商合作数量,优化与渠道经销商的合作方式,加强重点品种管控,规范产品市场秩序,拉动终端流量流速,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1.52%;医药商业板块因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防范产业风险,主营业务收入也同比减少19.67%。两大主要业务的萎缩是难看的主要根源。

2、由于医药工业业务毛利率较高,因此该项业务收入下滑,致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滑幅度比营收下滑幅度更大。

3、四季度销售费用及相关薪酬结算较前三季度更为集中,以至于四季度盈利水平显得更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公司的意思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主动对渠道和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造成了一定的短期阵痛。这一解释是否合理呢?年报中有几点蛛丝马迹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一是通常对渠道和产品结构进行优化的情况下,销售收入或许会下降,但现金流回款往往会变好。年报中马应龙全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04亿,同比增长76.6%,创出历史新高,基本符合这一特点;同时公司的应收部分和存货占比也大体稳定,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的波动。

二是不受渠道和产品结构优化影响的医疗服务业务表现很好,该项业务202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33.28%,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增长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核心产品治痔药系列的毛利率大体保持稳定,收入下降幅度并没有明显异常于其他产品,可以理解为确实是同步在下滑,并非核心产品出现了什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一切都只能是简单揣测,只有公司重拾正常的经营态势,才算是能够让人彻底打消疑虑。不过,紧接着一季度恰好回答了这一疑虑。

根据新出炉的一季报数据,2024年1-3月马应龙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净利润1.98亿、扣非净利润1.93亿,分别同比增长14.7%、5.36%、35.67%。首先,营业收入出现了双位数以上增长,并且毛利率相对于去年一季度提升了6.17个pct,达到了49.32%的新高,一方面说明高毛利率的治痔产品正在发力,另一方面说明优化渠道和产品结构效果显现,利润空间有所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扣非净利润大增35.67%。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公司的营业收入其实只增长了10.92%,并不起眼,但是扣非净利润却增长了62.18%,折合年化约17.49%,表现相当亮眼,意味着利润率不断在提高。这里没有提净利润,主要因为去年一季度公司因处置大佛药业股权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基数虚高,比较意义不大。

显然,通过将年报和一季报相结合阅读,市场大致可以得出经历过主动的收缩调整之后,公司迎来了更好地厚积薄发,故而人们对该票的热情也开始升温。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