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鲁县第三份通报发出之后,为纪云浩喊冤的人不少,说他敢于担当,说他维护村民集体利益,等等。

先亮明观点:无论种植户在此事件中是输是赢纪云浩也是不可能反转的。他的行为,与种地纠纷是两码事,种植户输了,也不能证明他的行为正确。

这件事引起极大关注,其实关注的核心,是一个程序正义问题。现在开鲁县说“村民同意采取诉讼方式主张权益,解决矛盾问题”,这才是事情本该有的样子。

1、对种植户收取200元有偿使用费,程序是否合理?

开鲁县通报说,“在试点工作过程中,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依照政策文件要求,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形成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在公示期间村民均未提出异议”。

这说明每亩收取200元费用,是村民代表会议的结果。

但是问题来了,种植户不是本地村民,他的权益从何体现?谁来代表

《中国三农》视频显示,这5000亩地的种植户没有一个到场,然后告知收200块费用。

200块费用的出台,找不到政策依据和标准,村里(或者还有其他部门)定了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必须采取协商的方式。结果是村民代表会议开了,通过了,但是与这个种粮大户并没有参加,给他们一纸催款通知,这个程序合理吗?

开会不带他们,协商变事后告知,对方不同意就阻挠种地,整个过程,一地鸡毛。

种植户说得清楚:“先让我把地种上,然后你说要收回,或者分给别人(都行),总之你得拿法律的哪一条出来。咱们得讲理”。

就这一句,种植户就占了上风。

2、种植户2022年改种玉米,2024年收费,是否合理?

不能简单地说种植户不同意交钱是耍赖。根据《中国三农》报道,他们是2022年才改种玉米,此前是种植紫花苜蓿。20年间,平整土地,垫牛粪,打井,拉电,牧草喂牛,牛粪养地,经过十几年努力,每亩投入了上万元,逐渐使土地增肥,变成水浇地。

用种植户的话说,你总该让我回报回报。看到人家4块钱承包,700块包出去,就认为获取暴利,却看不见人家付出的巨大成本,这同样是一种不讲理。不讲理决不是正义。

3、是改良盐碱地还是改变土地用途,还是改变土地性质,甚至是破坏环境?

种植户说,他们承包的是盐碱荒地,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老百姓五块钱没人包。村支书说,是沙沼地,坑洼不平,还有水坑,从前的确不能种粮食,没人要,今年你包了,没收获啥,来年就不要了。开鲁县通报说,承包的是荒沼草甸子。

“国土二调”数据显示,是“林草地类”,“国土三调”认定为耕地。

国土二调是2009年完成的;国土三调于2019年开始,2021年基本完成。

上述几种表述,都有一些不同。更有人说,种植户改变土地性质,破坏环境,破坏草场,越发传得离谱。

《中国三农》说种植户2022年改种玉米,开鲁县通报说“多年来私自开垦耕种”,这些年到底种了什么?

合同规定本来就可以种植物,开垦之后种紫花苜蓿,属于“私自开垦耕种”吗?

改造盐碱地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破坏草地林地可是犯法的,这巨大的反差,如果缺了程序正义,那还得了?!

大胆表达个看法,这块地就是贫瘠土地,既不是草场,说草原更是荒唐,说改变土地性质就更是破碗茬子,没边了。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这些表述才是土地性质。

开鲁县说他们改变了土地用途,倒是比较靠谱,但是改好了,还是改差了?

4、种植户是承包,还是租赁?

种植户的合同,写着“土地承包合同”,开鲁县的通报的表述,是“荒沼草甸子土地租赁合同”。这有着很大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承包只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户,非本集体经济组织只能是租赁,付租赁费。

开鲁县的通报是准确的,这块土地是租赁,每亩4块钱是租赁费。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土地变成耕地了,这200块钱是土地租赁费吗?土地是种植户改良的,把一块贫瘠的土地改造成良田,需要巨大投入,如果要提升租赁费,那么这些投入是不是要付给种植户?

5、有人说,乡镇干部就应该像纪云浩一样工作,其他方式根本不管用。

纪云浩作为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亲自下场阻止种植户耕地,明显是越权行为,而且违反《土地承包法》。

有人说你们这些呆子,在农村,你什么事都讲法律,讲协商,讲民主,那活就都别干了,没有一股子魄力,啥都干不成。

怪了,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还有十年,现在大家不努力,行吗?

只有从现在开始,每遇到一件事,大家都想到依法行事,不管是官是民,都想到法律,这样积累起来的进步,才会让社会整体提升。

最近文学话题挺热,很多人向往正面形象。《创业史》里的梁生宝,《暴风骤雨》里的郭全海,哪一个不是朴实醇厚,胸怀开阔,因势利导,善于调解矛盾,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形象?

这些正面形象,明明都在脑子里,怎么一到现实中,不去学了?反而认为纪云浩那一套管用?

只能说明,这些形象并没有教育这些人吧?

现在要提请法律解决问题,当地恐怕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种植户给当地造成了哪些危害?或者侵占了哪些集体利益?如果说因为村民交了钱而攀比,这个理由肯定是不成立的。

把这些搞清楚,让事实说话,最后是种植户交钱也好,或者收回包给别人也好,我相信都会让人心服口服,这件事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云浩止耕。指官员不准百姓种地,亦指不懂法的、官不大僚不小的精神气质。

何易于拉纤。唐代一刺史乘船春游,想征调百姓为船夫,县令何易于脱得跟李逵似的,他说,百姓都忙着种田,实在没空,下官无事,可以代劳。上官羞愧而走。这犊子让他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