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男生小海的躁郁症恢复得不错,以下是他的自述:

那天,我依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着窗外发呆。

妈妈敲了敲门,问能不能进来。

我没吭声,心想就算我不答应,她一样会推门而入。

然而,等了几分钟,她竟没进来,隔着门说,等我方便时,想跟我商量一件事。

我有点愣住了,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妈妈尊重。

晚饭时,妈妈问我是否还对轮滑感兴趣,如果我想学,就带我去报名。

我再次愣住了,随后连连点头。

当我穿上滑轮鞋,歪歪扭扭地练习平衡时,我突然很想哭:自己控制节奏、掌控平衡的感觉太幸福了!

回家路上,妈妈很郑重地说:“我以前觉得替你做好一切,就是为你好。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方式,以后我会多听听你的想法,尊重你的意见。”

那天晚上,我摸着轮滑鞋,好久都没睡着,可是心里却莫名地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滑相关配图:图中人物与自述人小海无关

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曾提出,青春期的核心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指的是青少年自我探索的过程,对“我是谁”“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具有哪些价值”等问题形成连贯统一的认识。

于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渴望通过各种自主体验找到自我价值。

而父母密不透风的“爱”、事无巨细的“指挥”,如同一个厚实的玻璃罩,严重限制住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发展。

这给孩子内心带来一场场激烈的挣扎与阵痛,长此以往,孩子自然病了。

当小海妈妈后退一步,不再随意“居高临下”审视孩子的领地,而是平等地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时,小海才感受到了自我边界的存在。

在自我空间里,孩子才能彻底地轻松自在。

正如一句话所说:“动机决定乐趣。”

同样一件事,是源于父母的安排,还是自己的选择,也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当小海父母进一步将自主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能遵从内心做出决策,他才会看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才能对生活有更好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