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网讯(宋家臣 李新建)清明已过,此时大麦已经进入抽穗灌浆期,也是大麦生长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稳步上升,加上前期阴雨连绵天气持续多日,田间病虫害随之活跃起来,因此,及时做好大麦田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促进籽粒灌浆、稳穗数、增粒重,促成大穗多粒,对提高大麦产量和品质,实现丰产丰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因地施策,加强肥水调控。大麦开花期至开花后10天左右,若墒情适宜,则不必浇水。注意关注天气情况,如果大麦抽穗后10天左右无有效降水,应适时浇好灌浆水,浇水时应控制水量,不宜大水漫灌,适时浇灌可以保证大麦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改善田间小气候,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此期浇水应特别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

二、加强病虫监测,科学防控病虫危害。对于大麦纹枯病,及时挑治,防早防小,每亩可用12.5%的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30g,或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每亩加水50kg喷雾;针对锈病、白粉病发病田块,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60克兑水30千克~40千克,根据发病早晚和流行快慢连续喷药1~3次,每次间隔7~15天。如果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施。防治蚜虫,大麦抽穗后每百穗蚜量达到或超过500头就要及时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10g~15g、50%抗蚜雾可湿性粉剂10g~15g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ml~30ml,以上任意一种加水50kg喷雾,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间隔7天~10天再喷施1~2次,注意调换施药品种。灌浆期发病的田块由于植株较大,不容易打透,每亩可混配40%氧化乐果40ml~50ml进行复合防治。

三、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丰产丰收。大麦倒伏后,会造成白粉病等喜湿性病菌大肆浸染繁殖,病害发生严重。所以对于倒伏大麦田,要及早喷施三唑酮等杀菌剂,减轻倒伏病害次生危害。对于灌浆中期以前倒伏的麦田,不需要人工扶起,避免茎秆折断。灌浆期间喷施叶面肥,一般可以选用2%~3%尿素水溶液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促进大麦粒重的提高。

大麦生育后期易发生干热风,能使大麦青枯、炸芒、逼熟,从而严重影响大麦的产量和品质。防御干热风,可在大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用时注意,该溶液不能与碱性化学药剂混合施用。另外,用20毫克/千克浓度的萘乙酸在大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可增强大麦抗干热风能力。为加速大麦后期发育,增强其抗逆性和结实性,可用100克硼砂兑50千克~60千克水,在大麦扬花期喷施,或在大麦灌浆时每亩用0.2%硫酸锌溶液兑水喷施。

四、落实好“一喷三防”。灌浆期可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混合,进行“一喷三防”,延长叶片功能期。一般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50克~200克、10%的吡虫啉10克~15克和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千克~40千克进行喷雾,对于防虫、治病、防早衰和预防干热风、减损增粒重的具有多重效果。大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开花授粉时间,一般在10时以后进行喷施,要注意喷施均匀。喷洒前应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喷洒后24小时内下雨,导致效果降低。

五、适时收获,确保高产高效。青贮大麦收获应在乳熟未期到蜡熟初期,茎秆为绿色时进行,有利于保证青饲料的营养和品质;啤酒大麦收获一般在蜡熟末期;饲料和食用大麦收获可在大麦完熟期。收获前避免淋雨,及时进行田间除杂,清理收割机内其他品种籽粒,降低机收损失。收获时还要注意单收单脱、单晾单晒、单贮单运,防止混杂,以保证优质大麦商品等级。收后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包装入库,并依照大麦用途分类储放,避免受潮、虫蛀和霉变,保证大麦品质和效益。

来源:(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河南省甘薯杂粮体系驻马店试验站副研究员冯辉)

《原标题:国家大麦青稞产业体系、河南省甘薯杂粮体系驻马店试验站发布大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责编:宋景辉

校对:尹妮子

统筹:肖建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猎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猎狐网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