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之所以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重视人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孝公时期的商鞅、惠文王时期的张仪、昭襄王时期的范睢等贤才都为秦国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商鞅、张仪、范睢等人都不是秦国人,但他们却全部选择入仕秦国,甚至帮助秦国对付自己的母国,那么问题来了,这算卖国求荣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以现代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去理解当时古人的国家意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亡国”与“亡天下”是不同的。对于古人来说,“国”并不是最高级别的政治单位,在其之上还有“天下”。商鞅、张仪、范睢等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哪一国都无所谓,毕竟无论是哪国都同属一个“天下”。
在春秋战国时期,像商鞅、张仪、范睢这样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被称为“客卿”,顾名思义,就是身居卿位,以客礼相待。这个群体在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中有贵族也有平民,但共同点就是不受国家地域束缚,能够游走于各国之间,只为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比如楚国贵族出身的伍子胥最终成为吴国大夫,齐国平民出身的孙武也因才能出众被吴王赏识,成为吴国大将。这二人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后来的客卿们树立了榜样。
三家分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周礼崩坏,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战争和吞并成为历史主旋律,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更加激烈。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孝公的《求贤令》,向各国士子展示了秦国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初步打开了秦国吸引人才的局面,也成功招揽到了商鞅这样的大才,开创了秦国变法图强之路。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会发现经常有客卿游走于多个国家,先后为多个国家效力,如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前脚刚帮助秦国击败魏国,攻取了河西之地,后脚就返回魏国,发起五国相王,以此联合多国合纵抗秦。但时人并没有觉得此举有何不妥,可见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这也在无形中深化了“天下一家”的概念。
因此不能将商鞅、张仪、范睢等人简单地归为“卖国求荣”,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以及他们的具体贡献来看,他们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联手推动了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最终实现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