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五月,大家第一印象想起的肯定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其实,五月不仅只有劳动节,还有:五三济南惨案纪念日,五四青年节,五月五日马克思诞辰,1921年五月五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五月十二日国际护士节,五·二十南京大血案纪念日,五月二十一日马日事变纪念日,五卅惨案纪念日……等等。

早在1930年,五月就被称中共琼崖特委称为“红五月”。在红五月的所有节日、纪念日当中,国际劳动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节日。

五一节的来由是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十八世纪末的欧美国家,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非常残酷,换着花样地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当时的美国,工人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且工资很低。马萨诸塞某鞋厂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工作,就能让他在22岁时头发变白。”

1817年8月,英国社会主义者、企业家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具体内容是“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个小时休息”。1833年,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约翰·菲尔登、约翰·多赫尔蒂等工厂主最先主动发起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运动。

1866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克思的倡议,第一次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内容是“8小时工作、8小时自己支配、8小时休息”。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们走向街头、开展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队伍日渐扩大。在工人运动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不去执行。

1886 年,草料场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6 年,草料场事件

1882年,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曾这样宣称:“我不认为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是符合宪法的,而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我实施一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这其实就是对八小时工作制的否定。工人们希望由此破灭,于是决定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工人团体,在美国工业革命的腹地芝加哥集会,决定1886年5月1日总罢工。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仅芝加哥,罢工工人就不下4万,超过8万名工人上街游行。

参加这次游行示威的,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都有。罢工让美国主要工业部门瘫痪,火车变成僵蛇,仓库贴上封条,商店鸦雀无声。罢工工人中流传着“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 We mean to make things over,
    We are tired of toil for naught with but bare enough to live upon,
    And ne'er an hour for thought。
    We want to feel the sunshine and we want to smell the flow'rs,
    We are sure that God has willed it and we mean to have eight hours。
    We're summoning our forces from the shipyard,shop and mill,
    Eight hours for work,eight hours for rest,eight hours for what we will。
  • 意思是: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
    只能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
    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
    我们相信:
    上帝只允许每天工作八小时。
    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
    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草料场事件纪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料场事件纪念碑

这次罢工运动让芝加哥政府和资本家十分恐慌。他们先派人混入罢工队伍制造混乱;然后,再出动警察进行镇压。

5月3日,一些人在警察保护下准备接替迈考米克收割机制造厂罢工工人的工作。罢工工人提出抗议后,警察向工人们大打出手,死伤多人。为抗议警察暴行,罢工工人决定次日在草料场(haymarket)举行集会。

5月4日,3000多名工人群众聚集在草料场。人们登上讲台、发表演说,会场秩序井然。集会即将结束时,176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开进会场,抡起棍棒,朝工人们的头上、身上打去,想驱散群众。工人奋起反抗,广场大乱。

一名肇事者向警察扔了一颗炸弹,使六名警察当场死亡或重伤致死。警察随即向集会群众开枪,不少工人中弹而死,受伤者多达50余人,更多工人被捕。之后,政府继续逮捕工人,并对8名工人领袖进行了审讯。他们分别是:斯派思、费契尔、巴尔逊、恩格、林格、费尔登、希瓦尔和奈比。

芝加哥当局重金收买证人出庭作伪证,诬告斯派思等8人是“投掷炸弹者”。八人不畏强暴,予以了坚决斗争。斯派思在法庭上慷慨激昂地说:我以一个阶级代表的身份对另一个阶级的代表说话……如果你们以为用绞死我们的办法,就能够摧毁劳工运动……摧毁那些被蹂躏的、在贫困和悲惨中从事劳动的千百万人,期待通过它获得解放的劳工运动的话,那么就绞死我们吧!你们可以在这里踩熄一个火花,但是,正是在这里,在你们的后面和前面,到处都会燃起火焰。这是来自地府的烈火,你们是不能把它扑灭的。

斯派思的演说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法官几次想打断他,但最终被他的精彩演说和精辟道理折服,使他的演说一直进行了下去。审讯的结果是判处7人死刑,1人15年徒刑。

判决宣布后,美国各地工人掀起抗议浪潮,欧洲国家工人也纷纷举行声援。但芝加哥当局不顾世界舆论,于1887年11月11日绞杀了斯派思、费契尔、巴尔逊和恩格四人(林格死于狱中,费尔登、希瓦尔和奈比改判终身徒刑)。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当绞绳套到斯派思的脖子上时,他大义凛然地说:“我们在坟墓里的沉默,将会比我们的演说更能打动人心的时候就要来到了!”

巴尔逊的最后一句话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听到美国人民的声音吧!”

费契尔那年才廿四岁,他以跳跃的步伐、壮烈痛快的上了绞刑台,高呼:“这是我一生最光荣的一刹那!”

6年之后,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芝加哥所在伊利诺斯州的新任州长宣布斯派思等8名工人领袖无罪,“是贪赃枉法的法官和陪审员的牺牲品”。1893年6月,美国工人为他们树立了一块纪念碑,上刻“草料场事件殉难者”。这场流血事件为“国际劳动节”的设立埋下伏笔。

这次罢工得到国际工人特别是欧洲工人的同情和支持,最后迫使美国资本家作了让步:当年美国有18.5万人争得了8小时工作日;再顽固的企业也不得不把每天劳动时间缩短为9-10小时。

1889年7月14日,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恩格斯宣布将每年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了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25万人参加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讲坛上,七十高龄的恩格斯向全世界工人阶级发出动员令:“斗争已经开始,红旗已经展开,胜利已有保障。前进!”

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在中国,1905年、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对“五一”节曾进行过介绍,当时翻译为“万国劳动者团结大示威”。

据《哈尔滨大事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记载:“ 5月1日, 哈尔滨万余名中俄工人举行罢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马克思和大女儿燕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思和大女儿燕妮

到了1918年5月1日,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散发传单、介绍“五一”。再到1920年5月1日时,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地举行纪念“五一”的活动。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城市的工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游行集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说起五一劳动节,就会想起一些口号,最著名的莫过于“劳动最光荣”。这句源于马克思;当时,马克思的女儿燕妮问他“世界上什么最光荣“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马克思还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说到五一劳动节,中国人就会想到掏粪工人“时传祥”。这个从旧社会就开始掏粪的掏粪工,解放前一直受人歧视和盘剥。新中国建立后,他不仅找回了做人的尊严,而且在1959年10月26日,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当时,刘少奇热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亲切勉励说:“我们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时传祥与刘少奇握手后的第二天,“清洁工”时传祥的事迹就传遍全国。在当时,社会上有一些人看不起服务行业的劳动者。为纠正偏见,北京市长彭真要亲自带队到崇文区参加背粪劳动;后考虑他64岁的高龄和繁忙的政务,副市长万里主动请缨前往。

在清洁队,时传祥手把手地教万里副市长怎样使用清洁工的“三件宝”:粪桶、粪勺和吊斗;背粪桶怎样挎肩、怎样用力才站得起来;怎样走路才不洒不晃。得到“真传”的万里副市长入门很快,比较轻松地就背起了粪桶,和时传祥并肩走在大街上。

刘少奇和时传祥握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少奇和时传祥握手

时传祥赞扬:“您一开始背粪就有个样子啦!”

万里说:“老时同志,我是你第一大弟子嘛!”

这个消息报道后,北京兴起“义务掏粪热”。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等排队等着和他一起工作。当时,有个清华大学的女学生,因为等待同时传祥一起劳动的人太多,排不上号,就假冒时传祥的干女儿,最终如愿和“干爹”一起掏粪。

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侄子以及在北京访问的加拿大、英国、日本等代表团也纷纷拜访,大家都以与时传祥在一张饭桌上吃过饭为荣。1964年12月,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国庆,时传祥被推选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在人民大会堂,为观礼团举行的国宴上,周恩来向时传祥敬了酒,朱德边给他夹菜边说:“老时,你是干重体力活的人,不会喝酒,可要多吃菜呀!”

荣誉和责任、感动与激动,使时传祥真正认识到了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劳动最光荣”,发自内心地下定决心、做好被某些人认为低贱的下等工作。

这位在旧社会曾经被侮辱、被人瞧不起的“下等人”,从此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偶像。遗憾的是:现如今,媒体上又时而出现清洁工、环卫工遭谩骂甚至殴打的消息,这不禁让人对“劳动最光荣“的口号产生怀疑。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相信,曾经有个年代,普通劳动者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明星,那个年代曾生动有力地诠释过“劳动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