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73年著名的日本大阪夜间金库事件,结局是怎样浮出水面的?1973年5月21日:日本大阪夜间金库事件调查宣布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案件很有意思。

三和银行的一个支行出现了问题,搞出了一个离奇的盗窃案。

三和银行是日本著名银行,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川幕府时期1656年创立的鸿池钱庄,1933年正式成立三和银行。

刚刚成立时,三和银行就是日本六大银行之首。

二战结束以后,三和银行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仍然是日本的顶级银行。

2002年,三和银行与东海银行合并成为UFJ银行,拥有高达资产超过100万亿日元,实力极为雄厚。

就是这么一家顶级银行,却在1973年出了大篓子。

当晚一些银行储户去存款时,发现无人金库无法使用。

银行的无人金库上贴着一个通知,大概说夜间无人金库暂时出现故障无法修好,请储户去旁边的临时金库存钱。

储户们根据指示找到这个临时金库,发现它制造的很精巧,和真正的无人金库相差无几。

临时金库紧贴着三和银行的墙壁,看起来同银行内部连通。

储户们毫无怀疑,立即开始排队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要说一下,当年日本银行的夜间无人金库。

70年代的日本,银行没有自动存取款机,夜晚也没有柜台办业务。不过,大阪这种商业城市和别处不同,很多公司会营业到晚上。

在公司下班之前,储户会将当天营业款连夜存入银行,避免放在公司内可能失窃。

三和银行不愿失去这部分顾客,又不想额外延长营业时间,就想出一个方法:夜间无人金库。

储户们装满钱的密封口袋,直接塞入夜间无人金库。确认钱袋塞好后,无人金库会吐出一张纸条。

储户们拿走这张纸条,第二天白天凭借纸条和银行对账,完成存款整个过程。

夜间无人金库同银行内部是关联的,储户塞入的钱袋都会落入处于银行内部的小型金库,银行人员可以在银行室内直接打开金库取钱。三和银行有相关制度,每隔几小时就由巡逻保安将钱袋取出,根据顺序贴上纸条编号,放入真正的大金库。

1973年2月25日夜间,三和银行出现了临时金库的通知,储户们也毫不奇怪。

以三和银行的极高地位和声誉,储户们根本没想到会有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25分钟内,一共有68个储户存入了高达2500万日元,相当于今天的100多万美元。

每次塞入钱袋后,这个临时金库就会吐出一张有编号的纸条,同夜间无人金库完全一样,储户们自然没有怀疑。

轮到第69个储户存钱的时候,他发现金库的存钱口竟然堵住了。上个储户的钱,就堵在存钱口上。

这个储户没想到临时金库是假的,误认为临时金库也出现故障了,迅速找来银行保安。

银行保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蒙头蒙脑的进入银行内部一看,发现这个金库竟然是假的,根本没有和银行内部联通。

简而言之,这个所谓的临时金库,就是一个会弹出纸条的木箱子,外面包着一层铁皮。

银行保安迅速报警,警察赶来控制住这个假金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仔细检查,假金库做的非常有水平,按照真的无人金库缩小制作,制造技艺精湛,造型美观,甚至还配上了灯光。

警方认为:假金库的制作者肯定和三和银行有所关系,或者就是银行的内鬼。不是熟知三和银行无人金库的结构,罪犯绝对制造不出如此逼真的假货。

罪犯应该一直就在假金库附近徘徊,想等着储户们走完后,就去打开金库取走所有的现金,大赚一笔。

罪犯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25分钟内会有这么多人来存钱,一共存了高达100多万美元的现钞。他的假金库无法容纳这么多钱袋,直接就堵住了,导致本来很完美的把戏穿帮。

警方仔细研究了假金库,发现了油漆上有一个模糊的指纹。这不是成年人的指纹,似乎是少年或者儿童,不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

可能是罪犯制造假金库时,他家里的什么孩子或者少年不慎碰到了未干的油漆。

很多人认为,罪犯可能和三和银行有什么仇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和银行历史悠久,却不是大阪的唯一银行。

大阪有很多地处偏僻位置的银行,目击者很少,甚至没有银行保安值班,显然更适合作案捞钱。罪犯没有选择在这些银行作案,却选择安保措施比较严密的三和银行。

警方一度怀疑是三和银行被辞退员工作案,始终找不到证据。

这类案件在日本时效期只有不到10年,到了80年代罪犯也就无法被追究责任了。

其实,罪犯没有抢到一毛钱,即便抓住了也不会被重判,只是这个犯罪模式倒是很有创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让名侦探柯南,来侦破这个案件吧。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