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表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王成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介绍

王成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2月24日,时速250公里“复兴号”CR300BF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营。因列车车身采用“海空蓝”颜色涂装,同时具备车厢温度智能调节、车载无线网络等暖心功能,该车型也被称为“蓝暖男”。

其实,“蓝暖男”的设计经理王成强也是一位“暖男”,他为人亲切随和、风趣幽默,但是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希望我亲手设计的每款列车都能为旅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在运行中得到充分的认可。”王成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介绍

2007年1月,王成强入职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从事动车组研发设计工作,此时第一批“和谐号”动车组正在做上线前的试验。“刚上班时追随前辈学习了很多国内外动车组的先进技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动车组。”王成强暗自下定决心,在后续双层客车、城际动车组及“和谐号”系列动车组的研发中不断磨炼自己。

2014年5月,王成强的心愿成为了现实,他被任命为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车型设计主管。

“既然由中国制定标准,就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路情和旅客需要来进行正向设计!”作为车型主管,王成强和团队成员达成了一个共识:客室空间要宽敞,乘客乘车要舒适。

较之“和谐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车体高度从389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宽度从3257毫米增加到了3360毫米;单车长度由 24.5米变成了25米,乘坐空间更大、更舒适。

在列车进行静强度试验期间,大家对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试验结果很是期待,却又心怀忐忑,毕竟大断面、轻量化的铝车体是以往没实践过的。最终,在车辆断面空间增大、轻量化较高的情况下,实现了整车静强度试验一次性通过。

车体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车宽敞了,技术难度也随之陡增,因为车辆体型越大,阻力越大。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世界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要达到更快的速度,如何解决阻力和速度之间的矛盾,王成强和研发团队绞尽脑汁。“我们对车项进行了平顺化设计,空调采用了下沉式结构,高压设备则集成在高压箱内,与车体外轮廓平齐,采用全包的外风挡,诸多创新设计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和试验……”王成强则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与设计人员、计算仿真人员一起研究、多次优化。通过平顺化设计,达到降低列车运行阻力6%的目的,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介绍

在复兴号动车组进行线路试验期间,当地气温最高温度接近40℃,王成强牵头对科学试验进行精心策划、对试验大纲进行细致的审核,并对试验设备进行一一确认。2016年7月,我国完成了世界首次时速420公里的动车组交会试验,证明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安全可靠性。在试验成功的那一刻,王成强激动的说,“我们的‘孩子’真争气!”

还没来得及享受试验成功取得的喜悦,王成强又参与到新项目的研制当中。为填补我国时速250公里速度等级中国标准的空白,2016年7月,国铁集团立项研制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王成强担任设计经理。虽然速度等级降低,但是列车整体和关键系统性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以低能耗、高性价比的优势,满足多样的运输服务需求。

凭借对高铁事业的热爱和高铁设计师的责任感,王成强直面挑战,牵头进行列车轻量化研究,通过结构优化和使用新材料等手段,实现列车测减重约20吨,大幅度提升车辆轻量化水平。

绿色智能的“蓝暖男”CR300BF动车组一上线就获得了广大旅客和专业车迷的好评。对无座乘客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知道这个座位是否空置,“蓝暖男”通过座位旁的3种指示灯的暖心提示,使座位状态一目了然,提升了列车服务水平。通过采用分频及区域噪声控制,列车噪声水平达到优级,为旅客提供安静舒适的乘车体验。

如今,王成强正在带领团队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舒适的动车组技术发起冲锋。“用心去打造每一件精品,能够经得起时间和旅客的检验,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支撑我们团队不断进步的驱动力。”王成强坚定的说。

| 来源:中车长客

| 编辑:董禹含

| 校对:解绍赫

| 审核:宋 楠 孙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