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建

皖、苏、浙、沪都兴做毛豆腐。毛豆腐是徽州驰名的一道菜。软软的、毛毛的。与竹笋、毛豆、肉或其他配料蒸、烤、燉、炸混搭在一起都好吃。

毛豆腐的发酵方法虽与霉豆腐、臭豆腐不一样。

我家对门有个胡阿姨,喜欢做毛豆腐。胡阿姨是上海人,在安徽呆久了,就喜欢上徽州的毛豆腐。还摸索改良的其他做法。

胡阿姨是上海人,嗲嗲的。张口闭口"阿拉","侬勿晓得",嗓音很好听。胡阿姨喜欢吃毛豆腐,到大门口的豆腐摊排队买豆腐,每天不落。

60年代的豆腐好吃。老的、嫩的、不老不嫩的,吸引各有所好者。胡阿姨喜欢不老不嫩的,还向我妈推荐。有时,胡阿姨看排队的人中没有我家人,就手带上一块,放在我家的窗台上。

胡阿姨见天到我家玩,顺带告诉做毛豆腐的方法。

胡阿姨成了上海安徽人,说安徽八公山的豆腐最有名。胡阿姨是个爱干净的人,一双手反复洗,洗的红里发白。

胡阿姨把豆腐买回家就开始烧豆腐。切块、码放、撒上姜丝和细盐,放在锅里蒸。烧到火候,轻捞轻放,在消过毒的罐头瓶里码好封口。

瓶里的豆腐见天在变,胡阿姨就睁大眼睛看。方寸之间长着寸把长的毛茸茸的白丝,还有黑颗粒。胡阿姨心里好高兴。

胡阿姨是三甲医院化验科的,成天看显微镜,她就把这带毛的菌丝拿到镜下看,左看右爱心里好舒服。

胡阿姨对爱吃毛豆腐的熟人说,发霉的菌丝不是坏的是好的。对身体好,富含维他命。尤其能治香港脚。很多人相信胡阿姨,胡阿姨是搞化验的,镜下什么东西没见过。

一周后,毛豆腐做好了,揭盖一看,长满了直挺挺的白毛。好怕人。胡阿姨说没事。胡阿姨不仅发毛豆腐,还会烧菜,更会烧毛豆腐。一边烧一边讲四个地方毛豆腐的掌故和烧法。

什么朱元璋兵败吃毛豆腐吃的混身是劲,反败为胜啦;什么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在八公山炼丹不成却炼成全国豆腐之王“八公山豆腐”,连黄豆浆味都没有啦;安徽人吃不惯浙江人的石灰味的毛豆腐啦。

最厉害的是胡阿姨烧的好吃。胡阿姨还做给你看。

把毛豆腐油煎,切上葱姜蒜、放上糖盐,倒入酱油,加点老汤烩烧。一揭锅,鲜醇、爽口、清香。她讲,吃起来千万不要忘了醮辣椒酱。这样开胃,不䣱。

蒸、烤、燉、炸,多种风味胡阿姨给你讲得不歇。胡阿姨的毛豆出锅了,故事也讲完了。胡阿姨就出锅上桌,待客人坐定,她就用上海话夹杂普通话,装腔作势地讲:“慢慢叫切(吃),吾宁也来一幅对子:

毛手毛脚毛全身

腐上腐下腐一块

横批:毛豆腐请客

客人一听哈哈大笑。

有一天,听讲胡阿姨肚子不舒服。噢哟,一定是吃毛豆腐吃的。胡阿姨不该吃毛豆腐!可到胡家一看,胡阿姨又在罐头瓶前发呆了。

胡阿姨,是不是毛豆腐吃多了?

胡阿姨又嗲嗲的:“侬小尼勿晓得,个毛豆腐啊,治肚子痛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