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老年健康行业方向本身就十分迷茫,被“超级社群”洗劫之后,许多老板更加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五·一放假,仍然有不少经销商在后台留言咨询了解养生指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上来问的第一个问题几乎都是“你们什么模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对于“模式”这两个字,虽然它代表了某种商业运作的方式和方法,但往往也让我们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东西——人情味儿。当然,我并不是要反对模式,包括会销本身,我也认为它是非常好的销售方式。通过找到特定的客户群体,利用一对多的营销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提高销售效率,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向客户讲解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整个行业的认知和思维。我们说的无论是老年健康、养生保健,还是会议营销,其本质都属于服务行业的一种。而服务行业能否持续、能否长久,主要取决于这种服务方式为客户、为社会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价值。但遗憾的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人在真正做服务。相反,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投机、急功近利的气息。这种氛围不仅让客户感到不满和失望,也导致了行业的声誉受损,成为了社会诟病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有经销商问我“你们这是不是长线项目?平时开会吗?卖货是我们自己卖,还是你们来人卖?……”时,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正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包括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各种附加价值。比如,我们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了健康问题;我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客户感受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通过持续的关怀和陪伴,让客户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这些价值才是客户愿意掏钱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认为长线项目应该是持续创造价值的过程。这包括产品价值、精神价值、交往价值、安全价值、关爱价值、尊重价值和自我实现价值等等。这些价值都是我们在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和创造的。而想要更好地体现和创造这些价值,我们就需要把客户当客户对待,当人看,而不是把他们当作韭菜一样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行业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我们是在做人的生意。只要是人,他就有需求;只要是人,他就有情感。无论是体验、会议、家访还是社群等方法奏效,都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用什么样的方式经营,就会留下来什么样的客户;你怎么对客户,客户就怎么对你。那些相信少服务、甚至不服务就能长久的经销商值得反省!尤其是我们面对的是中老年群体,他们更加需要情感、需要服务,而不是套路!

因此,我认为短线思维是失败一次就万劫不复的;而长线思维则是即使失败多次也能从头再来。在老年健康行业中,我们应该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挖掘和创造客户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