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点认为,铁总的负债是个问题,现在已经负债六万亿了,等于两百万铁道职工每人负债三百万。沪昆客专、武广高铁等4条高铁票价涨幅近20%,这也许仅仅是个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

涨价其实可以理解为向特定人群征税,税收的目的是调节分配,向收入高的人征税,给收入低的人提供服务,这几条线路日常都是接近满载,坐的人非常多,经常出行坐高铁的人,收入肯定不算低。

应当看到,虽说全世界动车高铁基本都在亏损,但我们的规模世界第一,承担的压力更大,上调票价是必然。

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补贴能力减弱,再加上逐渐成网,低价引流期结束,高铁显然已无力继续巨亏定价,逐渐涨价到接近成本是大势所趋……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本质还是国民收入问题,高铁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发达国家产物,国民收入跟不上,再怎么折腾也就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

中日收入差距近三倍,新干线均价换算也就一块出头,更高运营时速情况下,这笔账怎么算也算不清的,更别说还在大力新建新的高铁线路。

当然,我这里不是一味反对涨价,支持合理涨价,但不支持这种大比例的短时间涨价,应该有计划地按年或者按季度的上涨,比如每年上涨不超过5%,连续3年上涨,然后维持稳定。

让大家有个心理接受的过程,突然间上涨10%以上,是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涨价前差不多的距离,深圳至十堰,深圳至重庆,十堰至上海三条线,深圳至十堰线要比后两条贵差不多两百元。武广线还要再涨价,这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了。

4条高铁票价涨幅近20%引争议:低价引流期结束,涨价已成定局?诚然,铁路客运高速化提升了竞争力,但要是涨价涨到客流流失,铁路高速化就直接失败了,断不可以涨到这个价格。京沪高铁现在利润有40%,控制新线建设应该可以让总的亏损幅度逐年减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铁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