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毕业季。对于即将踏上新征程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或许迷茫,或许憧憬。而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以升学深造为目标,早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赶着奔赴下一阶段的旅程,江西理工大学稀土201班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据悉,该班级一共有30人,共27人升学深造,21人通过推免攻读研究生,还有6人通过考研上岸。还有5个宿舍全员上岸,班级升学率高达90%。在考研热的大背景下,这一班级的升学率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满分答卷。

再从升学去向来看,该班学生主要前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江理稀土201班不仅整体就业数据漂亮,且升学质量也完全在线,超9成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也说明了该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较深。实际上,该班能够交出如此出色的“育人答卷”不仅源自于学生的努力,更离不开该校稀土班特色先进的培养方式

翻看那些成功保研和成功上岸的学生的大学经历,就会发现出色的科研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升学过程中的“敲门砖”,该班级深谙此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建立了本科生科研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科研课程,像培养研究生一样培养本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该班级还实行“导师制”,学生一经入学,便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其配备学业和科研导师,为学生大学四年提供学业和成长方面的指导,引领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研素养、尝试科研创新,为未来的升学和科研之路打好基础。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得到导师的一对一精细化指导,有利于其个性化发展和潜能的挖掘,而且还能接触到“分层次”“立体化”的科研训练,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之后的专业发展和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是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种本科生科研培育体系需要硬核的科研和实践平台做支撑,目前,该班所在的稀土学院建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3个省级平台,以及众多国际创新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等联合创建平台,科研资源十分丰富。

在该班级支持本科生发展科研的背景下,这些多元化、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江西理工大学稀土201班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全面训练和指导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力提升,为科研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看来,该班能有如此优异的升学成绩也是有迹可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