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林类大学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和林业领域,而是向着更为广阔的领域拓展,涉及到生态、环境、食品、生物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也意味着,农业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将越发广阔、就业行业将越发广泛。

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农业的生产、流通等环节,农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分解重组,智慧农业正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大新兴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背景下,四川农业大学瞄准机遇,于2022年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等知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说到底,智慧农业的核心是用高精尖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为此,川农大与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签订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智慧农业创新工作室”共建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协议,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协调行业资源,为创新工作室提供校外导师和经费支持。在此基础上,川农大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可进入进入工作室,开展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遥感监测预测诊断、作物病虫预警预报、图像目标识别、大数据分析应用、农业机器人等方向的创新实践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水平。

而在研究过程中,校内和校外导师会同步指导学生,为学生讲述科研理论知识,并带领学生逐步攻克研究过程中的难关。同时,在课程之余,川农大还会组织智慧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就都市农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参观学习,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科研环境中接触前沿的农业科学,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如此,该专业学生不仅能通过大量的创新实验研究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在本科阶段就掌握一定的科研理论和技能,而且能给自己的专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优势,以致于在日常的竞赛和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在川农大举办的农业机器人大赛中,该专业学生自主编程研发的柑橘采摘机器人识别目标准确,采摘动作利落,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如今在农业领域的使用方向和优势;ROS智能机器人实现了路径规划,运动轨迹导航等功能,在智慧农业、自动驾驶等方面展现出来一定的应用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来看,川农大智慧农业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反复的科学实验和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充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其创新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智慧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也能赋予学生更大的就业优势。这样看来,走在发展前沿的四川农业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