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繁华地段,有一条约三百米的老街——海门老街,它浓缩了椒江区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这里曾是明清时期浙东地区大的集市,整条街道不仅有传统的中式建筑,更有一些罕见的欧式建筑,北端甚至有着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貌。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年间,真实地展示了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
“海门老街”建筑承载着椒江区人们的历史记忆。在清末民初,因为老海门人在上海谋生,回到海门后按照旧上海的模式建造了欧式风格建筑,赋予了这条老街独特的历史背景。曾经,“海门老街”是热闹非凡的“小上海”。
时光流转,风云变换,曾经的喧嚣繁华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了今世人们的追忆往昔的路径。
海门老街旧称北大街、中正街,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北新椒街。现存房屋多为清末至民国所建。民国时,有商店80余家。街南北走向,南接椒江区中山东路,北至振市街,原长470米,今保留225米,街宽6—8米不等,石板路面。南端为吊桥头,北端有杨府庙,庙北牌楼上书“海门关”3字。
2005年修正后重新开街,定名“海门老街”。主街和辅街各类商店林立,置身其间,颇有历史的沧桑质感。
海门老街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这条小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随着康熙二十二年开海禁、迁界恢复,海门老街开始逐渐繁荣。清光绪二十四年,海门港正式立埠通商,海门老街成为当时海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彼时商贾云集、货物交易繁忙。
随意走走,你会发现,海门老街的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街道两旁的民居多为木质结构,檐下雕刻精美,窗棂、门楣等细部处理也极为讲究。这些建筑不仅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也体现了台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据说,海门老街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每逢佳节,这里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划龙舟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只是,我的时候并非节假日,没有目睹到这般热闹景况。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台州椒江区的海洋文化在海门老街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街道两旁的商铺中,有许多与海洋相关的商品和工艺品,如贝壳制品、渔网等。此外,还有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如杨府庙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海门老街独特的海洋文化氛围。
街区并不大,如果你抵达了这里,很有必要到这里随意逛逛,深入了解台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也能更好的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和海洋文化的魅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