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很重要,我一直没来得及说。大家都知道土地财政结束了,那问题是,替代土地财政的又会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已经揭晓了,央妈要史无前例的大放水,水流向哪里哪里就有财富密码,能不能抓住关键要看你能不能看懂这个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财政部发文说,支持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的买卖。也就是说,以后央行印钱,直接来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钱流入财政部门。当天晚上,央行就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将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一天内完成快速响应,看来这个事早就商量好了,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央妈印的钱多不多,和老百姓的财富是有直接关系的,印出来的钱流去哪里,决定着国家货币投放的方式。以前为什么被称为土地财政?过去,央妈印钱锚定的是国家基建和房地产开发,银行贷出去多少钱给房地产开发商,国家投入多少资金来搞基建项目,决定了央妈印钱的数量和力度。现在呢,各地还有大量的房产库存没有消化,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铺开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了,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替代的将是国家财政。换句话说,以后央妈发行多少货币,主要看的就是国家债务扩张多少。

搞懂这个变化以后,我们还要知道的是,国家债务扩张,财政部印发国债,钱会用到哪里去呢?方向有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当其冲的就是地方债务的化解。你知道地方债的规模有多大吗?恒大在他面前连个孙子辈都排不上。前段时间贵州六盘水事件难道只是个个例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啊,所以,国家针对地方债务化解的动作已经开始了。

以前央妈说,谁家的孩子谁管,很多人把这话理解为国家对地方债务不进行兜底,但实际上呢,不能不管,不会不管,但一定要有个前提,你这个债务是切切实实用到造福地方百姓的。你是为人民服务导致的债务。

有些人,虚张声势,大拆大建,把项目搞得大大的,把债务搞得多多的,把自己的腰包搞的鼓鼓的,政策压根不适用地方的实际需求,最后搞的是一地鸡毛。

这种打着公家名义把钱赚进自己腰包的行为,能算是地方债务吗?国家会帮你擦屁股吗?不把你逮起来就不错了。所以,只有那些真正用在地方上的,能够增进老百姓福利的,程序上也是合法合规的,国家才会通过发行国债来逐步的化解。否则,该抓人抓人,该落马落马,该爆雷爆雷,绝不姑息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地方化债,财政部发行国债的钱还有一个重要去处,那就是刺激消费的扩张。大家别误会,这里的消费不仅仅指老百姓的消费,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消费。

今年年初,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就重点研究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问题,整个会议可以说是“层级高、决心大、覆盖广”。紧接着不到一个月,国务院又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行动方案》,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包括工信部、税务局,央行在内的多个部门都出台了具体的设备更新方案,明确要求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要增长25%以上,像一些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的工业企业,还要做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这一连串的政策和措施,信号意义已经很明确了。国家来消费,出钱买先进制造设备。除此之外,国家的购买清单当中,还包括了涉及医疗、养老、住房、民生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出台了住房以旧换新的方案,包括很多城市已经普及的幼托服务和普惠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国家出钱买公共服务和先进设备,和咱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告诉你,这就等于国家把钱塞进了你的腰包。一方面,公共服务由政府出钱买了,老百姓花在这方面的钱是不是就可以省下来了?就拿幼托服务来说吧,保姆钱不就省下来了吗?老百姓手上有钱了,当然是提高生活品质,可以去旅旅游、学习进修、买买车,这样一来,居民端的消费需求也能被刺激起来。

另一方面,国家支持设备改造和更新,一些陈旧落后的设备都要换成新的,有些没有的设备也要补充起来,国家不可能去买落后产品吧?这样一来那些高科技领域的制造业不就有了机会了吗?这不就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吗?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无形的提高就业率,提升大家的收入增长。

由此可见,土地财政将彻底被国家财政颠覆,在这个过程中,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机会还是有很多的。

大家要知道,土地财政养肥了开发商,富了最早买房的那批人,而现在央妈的这一轮大放水,最大利好属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供应商,包括服务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尤其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有核心竞争力的这些企业。所以,以后不管是求职还是创业,往这方面靠拢,肯定错不了,你看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