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尹玉新教授团队在Science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etabolicdetection and systems analyses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lipidomics, and multi-omics的研究论文,应用机器学习结合脂质组学和多组学技术综合分析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癌)的代谢特征,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辅助的PDAC血清代谢检测方法,并展示了相关的分子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以后,尹玉新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4年2月22日,顶级期刊Advanced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umor-associatedMonocytes Reprogram CD8+ T Cells into Central Memory-like Cells withPotent Antitumor Effects的文章,首次阐明了肿瘤相关单核细胞可以诱导活化CD8+T细胞向中央型记忆样T细胞分化,从而增强T细胞过继治疗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实肿瘤相关单核细胞对中央型记忆T细胞分化存在促进作用,加深了我们对肿瘤细胞的认识,并提示我们可借此改善T细胞过继治疗的效果。

为何前沿医学研究团队会如此钟情于T细胞呢?这得从近年来异常火热的几项T细胞疗法说起。

就拿过继性T细胞疗法(adoptiveT celltherapy,ACT)来说,其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肿瘤患者较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我们所熟知的CAR-T是ACT四大成熟技术的其中之一,另外三项包括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抗原特异性内源性T细胞治疗(ETC)和T细胞受体工程T细胞治疗(TC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其为针对肿瘤病患体内的TIL细胞严重不足、难以发挥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而开发的疗法。人们利用穿刺等方式直接从肿瘤组织中分离TIL细胞,并辅以IL-2等生长因子刺激,使其大量扩增后回输至病患体内。

这种疗法已经得到不少实验数据支撑,医学研究者在1986年就从小鼠肿瘤中分离出TIL,并在体外用IL-2予以培养增殖,并发现其回输小鼠后可产生显著抗肿瘤效应。

一项针对黑色素瘤的动物实验进一步揭示了TIL对肿瘤免疫逃逸机理和治疗新机制的启示,受试小鼠具有更缓慢的成瘤期,并且存货期更久。

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同样引发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CTL是以细胞毒性为核心的CD8+细胞,其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肿瘤细胞表面具备CTL可识别的抗原,这些特殊的抗原经过抗原呈递细胞(APC)处理后可以抗原肽-MHC的形式和CTL表面T细胞受体(TCR)结合并诱导CTL杀灭肿瘤。CTL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包膜上出现大量小孔,在膜内外渗透压差的作用使靶细胞破裂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13日,中国医科大学莫然团队在ScienceAdvances 期刊发表了题为:Lymph-targetedhigh-density lipoprotein-mimetic nanovaccine for multi-antigenicpersonalized cancer immunotherapy的论文,阐述了基于高密度脂蛋白(HDL)模拟的LNP的癌症纳米疫苗,其可经过皮下接种后促进病患体内抗原和佐剂共递送至淋巴结,强效激活树突状细胞,开启CTL反应。

实际上,围绕T细胞过继治疗的各项免疫疗法可谓多点开花。君赛生物、卡替医疗、蓝马医疗、沙砾生物等多家医疗研发公司着力攻关的TILs疗法都获得进展,针对黑色素瘤、晚期宫颈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也在加快转化。

免疫疗法普遍具有多靶点、肿瘤趋向和浸润能力强、副作用小的优点,为人们攻克实体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快布局T细胞免疫疗法的产学研网络,尽快拿出药物产品,不仅顺应万千患者的呼声,也是夺得医疗创新前沿明珠的关键之举。

参考文献:

[1]https://news.sohu.com/a/766348073_120554400

[2]陈缘,高福,谭曙光.以T细胞受体为基础的免疫疗法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23, 39 (10): 4004-4028.

[3]吴展帅.基于PD-L1/TIL的小鼠黑色素瘤模型的构建[J].现代肿瘤医学,2023, 31 (23): 4318-4325.

[4]刘佳梦,毛朝明,叶飞,等.恶性胸/腹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体外选择性CD8+T细胞扩增的培养体系建立及功能表型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3,39(04):311-317.

[5]李轶甫,孙雪松,麦海强.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3, 45 (12): 1864-187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