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倩,今年28岁,是一名在城中村的小公司上班的普通职员。我的丈夫刘强比我大两岁,今年30岁,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的中层主管。我们结婚已有5年了,一直没有孩子。我妈妈王芳今年55岁,是个退休的纺织工人。我婆婆刘玉珍今年62岁,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如今已经退休在家。

我和丈夫租住在一个相对便宜的小区里的两居室公寓。由于我们的收入都不太高,生活一直过得相当节俭。虽然两个人的工资勉强够我们维持生活,但想要置办自己的房子或汽车,实在是遥不可及。我们经常为此而感到压力和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婆和妈妈都希望我们尽快生个孩子。每次见面,她们都会暗示我们,等有了孩子,日子会过得更有趣。不过,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我和丈夫并没有计划生育的打算。因为一旦有了孩子,我们的开支肯定会大幅增加,恐怕连温饱都成问题。

有一天,我和丈夫在家里闲聊,婆婆和妈妈突然打来电话。婆婆先开口了,她说:"倩倩啊,你要是肯生个孩子,我每个月给你4000元补贴,你看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当时就有些动心了。4000元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正当我犹豫的时候,妈妈也插嘴说:"倩倩,你要是生了孩子,妈每个月也给你2000元,加上婆婆的,就是6000元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哦!"

听到这个"诱惑",我的心不禁开始动摇了。每月6000元的补贴,够我们租房、买东西,甚至还可以存一些钱。我看了看丈夫,他似乎也有些心动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婆婆和妈妈的"承诺"让我心动不已,但理智告诉我,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开始反复权衡利弊:一方面,我们目前的经济状况确实捉襟见肘,每月6000元的补贴无疑会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生育孩子意味着更多的开支和负担,我担心这笔补贴终将无法承担我们的全部支出。

我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作为妻子,我有责任为家里分忧;作为女儿,我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也不愿被金钱所诱惑,做出一些可能会后悔的决定。种种矛盾思绪在我脑海中纷至沓来,我一时间难以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出我的犹豫,丈夫刘强开口了:"倩倩,你怎么想?婆婆妈妈的提议,我们要不要考虑一下?"

我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可是,生个孩子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得操心很多其他的事情。你想过没有,等我生孩子之后,恐怕我就得暂时辞去工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强皱了皱眉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的困难。不过,他随即又说道:"可是,每月6000元的补贴,对我们来说实在是笔巨大的帮助啊!就算你暂时不工作,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我们就这个问题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尽管我心里还是存有很多顾虑,但看到丈夫眼里透露出的期待,我终于点了点头,做出了这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我和丈夫决定生二胎。我们认为,虽然生育孩子会给我们带来诸多负担,但婆婆和妈妈每月6000元的补贴,应该足以支撑我们渡过最困难的几年。

就在我内心充满疑虑的时候,孩子终于出生了。那一刻,我的心头涌上一阵说不出的幸福感。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都要努力为这个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婆对于我生下这个孙子感到无比高兴。她如约每个月给我4000元的补贴,从来没有迟过。有了这笔钱的支持,我和丈夫的生活压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不仅如此,婆婆对孙子更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有加。每隔几天,她就会亲自来我家,帮忙照看孩子。看着婆婆对孙子的那份疼爱,我对她也重新产生了信任和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倩倩啊,这个月妈的退休金发晚了,下个月一定给你。""倩倩,妈最近身体不太好,医药费花费不少,等下个月再给你吧。"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妈妈总是这样推脱,却从来没有兑现她的承诺。

我开始对妈妈产生了怀疑和不满。明明当初是她自己主动提出要每月补贴2000元,为什么现在却反反复复地食言而肥呢?我曾几次想直接质问她,但每次看到她都绷着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我又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地过去了,妈妈一分钱也没有补贴给我。我开始感到愤怒和失望,觉得自己当初太过天真,居然相信了她的"承诺"。

有几次,妈妈来我家做客,看到我带孩子的疲惫模样,她还会故作关心地说:"辛苦你了,倩倩,要不要妈给你请个阿姨帮忙?""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每当这时,我都会用冷淡的语气敷衍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妈妈和我的关系因此变得越来越紧张和生疏。她似乎也意识到了我对她的不满,但她从未主动提起补贴的事,而是继续装作无事发生。我们之间的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加剧。

尽管有婆婆每月4000元的补贴,但我们一家三口的开销仍然十分可观。房租、伙食费、孩子的奶粉钱、医药费等,让我们的腰包始终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节省开支,我不得不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我们全家的经济重担全部压在了丈夫一个人的身上。看着他日渐消瘦、疲惫的模样,我的内疚和自责之情油然而生。如果当初没有听信婆婆和妈妈的"承诺"就好了,我们也不会陷入如此困顿的境地。

有一天,妈妈再次来我家做客。看到我正在为缺钱而发愁的样子,她竟然还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倩倩啊,要不要妈给你借点钱?以后还给妈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我终于忍无可忍,把心里的不满一股脑地倾泻而出:"妈,你还记不记得,当初你答应过要每月补贴我2000元?现在都过去几个月了,你却一分钱也没有给过我!你口口声声说借钱给我,可是你欠我的钱却迟迟不还,你怎么解释?"

我打断了她的话,愤怒地说:"够了妈,你就别狡辩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你当初的那些'承诺'根本就是吓唬我的!你从来就没打算兑现,是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我们不啭啭啡啡,大吵了一架。最后,妈妈红着眼睛离开了,我们彼此都伤透了心。

那次争吵过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彻底决裂了。我下定决心,再也不愿意去理会她,把她从我的生活中驱逐出去。从那以后,我们母女几乎再无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想起妈妈当初的那些"承诺",我就会充满愤怒和失望。我是如何天真地相信了她的鬼话,才落得今天这个境地?我开始后悔当初做出生二胎的决定,如果不是被婆婆和妈妈的金钱所诱惑,我们也不会陷入如此艰难的处境。

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疲惫的模样,我的内疚和自责油然而生。有时候,我会暗自懊悔,是不是当初不应该那么轻易被金钱所诱惑?是不是应该三思而后行?但一切都已经迟了,我只能硬着头皮扛下去。

看到我日渐消瘦、憔悴的模样,丈夫刘强也深感内疚和自责。有一天,他对我说:"倩倩,我看你最近的状态不太好。要不要,我们找婆婆商量一下,看看她能不能增加一些补贴?"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在我看来,婆婆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每月4000元对她这个退休老人来说,实在是很大的负担了。但是丈夫却坚持认为,只要把我们目前的困境诚恳地告诉婆婆,她一定会体谅并予以理解的。

"你就试着找婆婆谈谈吧,说不定她会同意增加补贴额度呢?"丈夫如是说道。

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听从丈夫的建议,试着去找婆婆谈谈。然而,婆婆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当我诚恳地把我们目前的困境告诉婆婆,请求她能否增加一些补贴时,她却突然勃然大怒起来:"你们生孩子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已经尽我所能每月给你4000元了!4000元可是我全部的退休金,如果再多的话,我自己都会拮据的!你们怎么就这么不知足呢?"

"考虑个头啊!"婆婆打断了我的话,脸色阴沉地说:"你们要是觉得不够,那就自己多挣钱啊!别老是指望着我的退休金!我可受不了这个折腾了!"

说完,她甩手就走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

看着婆婆愤怒离去的背影,我顿时感到万分绝望。我终于意识到,当初相信她们的"承诺"是多么天真和愚蠢。现在不但妈妈失信于我,就连婆婆也看透了我们的心态,认为我们贪婪无度。

我的处境陷入了困顿的最低谷,前景一片黑暗。我开始痛恨起自己的决定,后悔当初为何会被金钱所蒙蔽了双眼?如果当时理智一些,就不会落得今天这般田地。我痛苦万分,深陷绝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