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高凌朗

编辑| 汪戈伐

宁德时代一直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领导者。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全球总电池装车量约为92.4GWh,同比增长27%。其中,宁德时代的电池装车量达到35.5GWh,同比增长44.9%,市场份额为38.4%。另外,2023年宁德时代以36.8%的全球市场份额,连续第7年登顶全球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

作为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话语权与强势地位在车企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中得到了体现。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50%,甚至高达6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2023年1月发微博发文炮轰宁德时代,称“天下苦宁王久矣”。还有传闻称,为了顺利拿到电池,小鹏创始人何小鹏亲自到宁德时代蹲守了一个星期。尽管何小鹏后续辟谣了该传闻,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宁德时代电池的紧俏程度。

两年间,诸如此类的话题与传闻数不胜数。然而,如今宁德时代的态度却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高冷”的行业霸主,现在却变得更加平易近人,积极满足客户需求,展现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客户的高度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三个月中,宁德时代与赛力斯、猛士科技、江汽集团、滴滴出行、龙工控股和中远海运等集团分别达成了合作协议。而在每场协议签署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都亲自出席。

值得注意的是,龙工控股作为一家主要生产工程机械设备的企业,其产品的电动化比例目前还非常低。业内人士评论:“能提供的电池订单量不足挂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宁德时代官网)

宁德时代调转态度原因并不复杂,随着行业产能过剩和技术差距缩小,宁德时代不得不调整策略,稳住现有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客源。另外,碳酸锂材料价格的暴跌显然让宁德时代出乎意料。

曾毓群曾对广汽曾庆洪做出回应,由于上游材料涨价,导致电池厂商成本增长,并且这并不是因为矿产资源紧张,而是由于资本市场炒作,彼时,碳酸锂的价格已经冲至50万元/吨的历史新高。

可到了2023年4月,碳酸锂价格首次跌破20万/吨,至截稿时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仅11.20万元/吨,崩盘的速度超出了宁德时代的预期。虽然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但在电动车价格战的背景下,电池售价也在下降,这限制了宁德时代盈利能力的增长。

除此之外,碳酸锂价格下跌还带来两个问题。

一方面,这加快了车企寻找二三供以及自产电池的脚步,比亚迪电池不仅自供,还开发了包括特斯拉和丰田等国内外多个客户;广汽埃安掌握了电芯全栈自研自产的能力;连宁德时代投资的极氪也下场造出了金砖电池。

另一方面,锂电池市场需求量趋于稳健,据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划产能超4000GWh, 远超市场实际出货量预期。这意味着国内锂电池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宁德时代4月15日发布的2024一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97.7亿元,同比降低10.4%,环比降低24.9%;归母净利润为105.1亿元,同比增长7%,环比降低1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18.56%,环比下滑29.47%。

这是宁德时代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在2023年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

不难看出,宁德时代面临的情况是增利不增收。这主要是因为上游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产品价格跟随下降。尽管出货量的增速表现不错,但却未能超过价格下降的影响,因此营收出现下滑,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正常现象。

我们认为,由于市场的紧迫感,宁德时代已经开始调整其市场策略。一方面,宁德时代加强了与主机厂商的合作,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也加大了对C端消费者市场的影响力。这包括推广其"CATL INSIDE"品牌,旨在将宁德时代的技术优势直接传达给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材料及回收和电池矿产资源等多个领域。在2023年,动力电池板块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宁德时代营业收入的71%。此外,储能电池板块贡献了接近15%的营业收入。

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达到48.93%,全球市占率达到38.4%,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近乎翻倍,占比达到27.4%。

市场普遍认为,相较于期待储能电池业务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海外市场的拓展更有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的重心。海外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目前远低于国内市场,以美国为例,2023年其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9.4%,未来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是一定要进的。”2022年初,在一场小范围的投资者沟通会上,曾毓群强调了进入美国市场的必要性。

但是锂电池出海业务正面临由地缘政治和宏观国际环境引起的挑战,如美国的IRA法案和欧洲的《新电池法案》等。

因此,宁德时代选择了技术授权模式作为其突破策略。宁德时代将其电池制造技术授权给合作伙伴,并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服务费。简单来说,合作方出资,而宁德时代提供关键技术。

目前,宁德时代正在与欧美的多家车企,如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等商讨技术授权合作的可能性。

产品方面,宁德时代在最近的北京车展上推出了具有1000公里续航能力和4C超快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神行PLUS”,并声称其充电效率可达“1秒1公里”,但具体量产和装车时间尚未公布。

市场普遍看好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尽管宁德时代之前对此持保守态度,但随着风帆公司、太蓝新能源、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等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进展和宣布计划,宁德时代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其立场。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CIBF2024研讨会上表示,公司全固态电池研发目前成熟度评分为4分(满分9分),计划到2027年提升至7-8分,届时有望小批量生产,但大规模生产仍需解决成本等问题。

尽管固态电池技术潜力巨大,但仍面临诸多科学技术尚未解决的基础难题。目前市场的炒作可能过于超前。要实现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和量产,还需较长时间来验证。

总之,宁德时代在电池行业的领导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然而,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海外业务的拓展是否顺利。

关注下方备用账号

防止失联